坦白說,會觀賞這部電影,完全是被電影預告片所燒到的...
看完預告片後,您或許會跟我一樣,很好奇劇中小朋友們的阿公阿嬤,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我想多數人的第一個念頭,應該是他們大概已經身故了,只剩下鬼魂留在老宅,
畢竟這看起來像是一部鬼片,而這無疑是鬼片格局中最中規中矩的結局了.
不過呢...端看了本片導演"奈特·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的簡歷,
其執導過的電影,諸如"靈異第六感","驚心動魄","陰森林","破天慌"等片,
可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時之選.
尤其是布魯斯威利和海利喬·奧斯蒙所主演的"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當時可說是創下了驚悚鬼怪片大逆轉結局的先例,自其開創逆轉式結局後,
一時之間,幾乎蔚為風尚,近乎每部驚悚或劇情電影,都在搞逆轉結局的工作,
同樣的技法用到最後,往往已經變成了爛尾的老梗.
正因著奈特.沙馬蘭那曾經引領風潮的戲路創新,反讓人對本片更加的期待不已,
但觀影後的感想是:不難看,驚悚的氛圍有到位,
但顯然劇情鋪陳,自圓其說的功力,以及逆轉式的結局隱藏手法,
儼然都無法在超越"靈異第六感"的經典之作了.
記得以前在撰寫相關影評文章的時候,也曾經討論過鬼怪片的一些老梗,
一般而言,鬼片通常概分為"有鬼"與"無鬼"兩大範疇:
@有鬼的鬼怪片:
那甚麼都不用分析了,反正鬼幾乎就是無所不能,
好一點的電影,會有著"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的因果輪迴劇情鋪陳,
至於粗製濫造的,往往就陷入厲鬼的無腦嗜殺的無厘頭殺戮.
@無鬼的鬼怪片:
如果鬼片電影沒有鬼,歸納起來,通常必然存在著以下三種老梗:
(1)人格分裂;(2)外星人;(3)神經病.
就觀影經驗分析,
除了人格分裂取向的鬼怪片尚且稍有邏輯與脈絡可供解析外,
其餘不論是外星人來襲,抑或是神經病院出來的,
基本上劇情恐怕都會像有鬼的電影一般,無腦無極限,
畢竟大眾認知下的外星人,就好像鬼神一樣,千變萬化,無所不能,
又神經病本身就無行為邏輯可循,好似也是愛幹嘛就幹嘛.
或許正因著如此的free style,才讓眾多鬼怪驚悚電影的導演們,
紛紛不自覺走進了類似的套路當中,而無可自拔.
總是劇情前後的自圓其說,是最令人苦惱的,
因此,將其全推給外星人,全當作是神經病,顯然會是最便捷的解釋.
說這麼多,當然多少與本片有關,
只能說令人遺憾的,奈特.沙馬蘭此次也逃不了前述所說的"老梗戲路",
電影中鋪陳了不少待解的謎團,諸如:
為何阿公力氣那麼大,莫非是天生神力?
為何阿嬤提到媽媽,就有那麼大的反應?
為何阿公要在小木屋中放裝有大便的尿布?
為何阿嬤半夜會有那麼多怪誕的行徑?
這一些謎團,本等待著結局中可以一舉指點迷津,
結果當答案揭曉,似乎一切都落入了老梗的圈套當中,含糊了事了.
儘管結局也算是有點小創新的逆轉,唯可惜逆轉的氛圍與格局太小,
況且從先前的蛛絲馬跡,大概也能讓觀眾約略的猜中幾分,
因此完全不若經典的"靈異第六感",能帶給影迷們那種頭皮發麻的震撼.
(所謂的小創新,就是上述的老梗元素幾乎全用上了,
只是藉由新發想的觸媒,將其重新進行排列組合罷了!)
最後,說句題外話,這部電影儘管是驚悚片,但感覺其最終結局,倒是挺溫馨的,
當初小孩子們會興起去見爺爺奶奶的念頭,
其實是為了讓鬱鬱寡歡的媽媽,能夠藉由與他們盡釋前嫌,
出發點乃是基於一片孝心.
想想,您有多久沒回去探望自己最親愛的父母了呢?
您確定還記得他們的容貌嗎?
(呵呵...不知這算不算劇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