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上所發生的每件事,
都同時擁有著正反兩種不同的路徑選擇,
遭遇到的人們如何選,決定著該事、乃至於是箇中人物的最終命運。
就以電影的主題「名畫」為例,畫作之所以臻至聞名遐邇的境界,
乃在於透過向世人公開的機會,藉由大眾欣賞後所留下不絕於耳的驚嘆聲,
一傳十、十傳百,一步步建立其在藝術殿堂中的地位,
最後才成就一幅傳誦千古的創作;
換言之,越是能夠公諸於世、能夠廣為流傳的畫作,越有機會成為名畫,
而當其奠基經典創作的地位後,
向世人傳遞美學的訊息,就變成是它的當然責任。
然而,在人類的世界中,卻遠遠不是做如此思考。
有鑑於「物以稀為貴」的利益考量,名畫如何能夠以離奇的事件消逝,
在經過若干年後,又可以用令人驚豔的姿態再臨,
才是增添其市場交易價值的關鍵所在。
循此路徑推衍,怎麼樣儘可能的把名畫隱藏於世,
極度限縮觀賞的人次,最好成為私家的典藏品,便成為首要之務。
無奈的是,當陽光無法照耀進來,
當隱藏於檯面下的運作不能公諸於世,
則許許多多源自於人類本性黑暗面的交易與暗盤,就將頻仍的蠢動浮現,
終至不斷的誘發個人黑暗面的深植紮根,從而影響著整個人生軌跡的發展。
基此,當您處在這麼個機會當口,當手中握有著傳世珍寶的主宰權,
您的選擇,會是義無反顧的完璧歸趙呢?
還是私心自用、將之納為己有,而期欲藉此增進自我成長的動力呢?
按本片的鋪陳,藏私永遠都是人們第一時間的選擇,
劇中主角因著在意外事件中喪母,某種程度將私自帶走的名畫,
當成是一種母愛的慰藉,一種使其賴以繼續活著的動力。
然而,隨著人際關係的拓展,
結識了足以補全其親情缺憾的人事物後,
則畫作是否還需要隱藏,頓時反成為一種累贅。
但無奈一切在其開始想著解決的時候,
名畫不但遭到掉包,還受到古董收藏家的覬覦,
讓他從此無法回頭,註定得走上爭權奪利的暗黑之路。
儘管結局或許是美好的,但回首他這一路走來的人生修羅路,
卻僅僅因著一念之間,而顯得如此坎坷,或也讓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