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曉樂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公司
這本書作者是一名英文家教老師,
分享她的學生及學生母親在升學、教育上的衝突,
包含作者本身的成長,裡面共有十篇故事,
每一篇讀起來都讓人放不下書本,卻也很沉重,
很有日本作家湊佳苗的味道。
書裡除了作者本身外,其餘九個故事裡的家庭都有一個特點,
就是家境還不錯,可以給小孩很多,請得起家教,
母親有很多時間可以盯住小孩。
光是這幾點就叫我羨慕不已,這都是我成長過程裡沒有的東西,
我的母親一個人扛起家計、家事和小孩的三餐,沒有其他力氣再供應我們學習才藝,更別說大型補習班或家教,
基本上我對媽媽沒有任何埋怨,因為她已盡最大的努力支撐這個家,讓我們受教育長大,
尤其當我上四技二專時,發現很多同學都是有助學貸款,更覺得媽媽真的很辛苦,
沒讓我一畢業就欠債。
所以對於書裡小孩對父母的埋怨,
還有母親可以在優渥的環境下有那麼多的時間盯小孩,
這是我無法想像的事,因為倘若我如書裡的家境,會很珍惜,因為為了達成個人的成就,
父母會盡所可能的供應;
而身為一個母親,也或許會如故事中的紀太太一樣,不屑家庭老師說的讓他在體育方面發展,
因為小孩的好壞與否都是父母要承擔的,直至閉上眼睛那一刻,
畢竟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當好人,教不下去了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但是父母累了倦了,還是不能丟下孩子不是?
從懷孕開始,就擔心體內的胎兒可否順利渡過最不穩定的三個月?
懷孕中期有沒有染色體變化的問題?
生產後可否有足量的奶水供應孩兒?
生長有跟上一般標準嗎?該留職停薪帶嬰兒?
還是那麼小就送托嬰?
我的人生規劃?職涯規劃?長輩生病了但孩子也要照顧,要怎麼辦?
我會成為書裡的母親與自己拉拔長大的孩子漸行漸遠嗎?
我要成為一個以小孩為成就當作自己人生是屬於勝利組或魯蛇組的母親....尤其是職業為家庭主婦時?
從書裡除了看到那孩子因為母親的期待而扭曲,或者是為了得到愛而扭曲,
我更在乎的是為什麼最後都忘記生兒育女的初衷,也忘了怎麼讓自己快樂,
尤其是多重角色在一身時,互相矛盾和痛苦,
或許是因為體認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更害怕孩子重蹈覆轍,
希望他比自己更強大,也因此忘記最初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