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記得,在當初決定從電機系轉考政治研究所的時候,
我的政治啟蒙導師問我:"為什麼想要改唸政治?"
當下直白的告訴他:"政治貼近著現實生活,能夠與人多點互動,
不像電機每天關在實驗室,電阻電感在麵包板上插來插去,
寫些不著邊際的程式,每天都不知道在幹嘛!"
導師的回應也挺直接:
"嗯...政治其實也沒有你想像中來得有趣...",顯然話中有話。
歷經十餘年取得博士學位後,再回過頭來想著老師當時的回應,才恍然大悟。
其實,每個學科走到了頂峰,都是繁複且無趣的,
某種程度都是脫離著現實生活而存在的,
換句現今常用的話語,就是沒有"接地氣"。
理科與文科的差別,僅僅在於脫離現實的早晚而已:
理科知識的呈現,端賴數字與方程式的表達,
因而老早便與庶民生活相互脫節,進入到學術殿堂的象牙塔內;
而文科則以通俗的語言進行傳承,乍看與現實息息相關,
但一旦開始涉獵相關的文史典籍,各種形而上的理論,
多的也是活在雲端上的內容,虛無飄渺的程度,一點都不下於理科的學說。
顯然,在電影的世界中,同樣存在著類似的情境:
越是能夠走在殿堂上、用以拿來獲獎的作品,往往越讓人摸不清楚頭緒,
彷彿越能夠標新立異的情節,越可能在電影藝術的評審中,獲得桂冠殊榮;
與其他領域毫無二致,都是呈現著頂峰係孤獨難懂的情境。
不過,我所納悶的是:
電影不僅僅是一種學問,它同時具備著大眾傳播的特性,
似乎在兼具著學術象牙塔與廣播電台之間的雙元性之間,
勢必得存在著一種衡平性,藉以用更為淺白的敘事手法,
讓更廣泛的大眾得以清楚的理解電影背後所希冀傳達的意念,
才是一部合乎著電影諦義的作品。
既是大眾傳播,就該運用大眾皆懂的語言,
而非僅止於學院派才能覺察的程式,還端賴著專業人士來解密。
徒然的以似是而非、模擬兩可的攝影技法,
呈現著誰都懂、卻又像是誰都不懂的影片,
究竟意欲何為呢?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就以本部短片為例吧!
泰國名導演"字母哥"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為3e Scène拍攝的短片,
利用兩組鏡射的手法,將火的形象映照在掛畫布簾與輾轉難眠的老婦人身上。
從畫面上看起來,像是老婦人著了火,但其卻毫無感覺,
其實真相則是婦人是實,而火是虛的,藉此突顯虛實交錯的意象。
想像的意境誠然美好,但這就像是被柯P說成是"很噁心"的"文青體",
好似甚麼都說了,但仔細想想,是甚麼都沒說...
虛實本來就是交錯的,這還需要透過這般"搞工"的技法來突顯麼?
當然,類似的影片,就好像現今網路新聞的報導,
最精彩的不在本文,而是底下的留言評論。
端看眾家影評的評析,絕對會令您大開眼界:
@體現當代藝術,展場與過程即藝術,稍縱即逝...
@交錯的掛畫,呈現著時間轉瞬即逝的延宕感;
烈火的蔓延,譬喻著焦躁不安的生活圖像;
輾轉難眠的老婦,表達著對規律生活的追思...
原來,真正厲害的不是導演,而是眾家影評人的精闢解說,
也許導演的創作當下,根本毫無想法,
但顯然影評豐富了影片的深度,讓它自此有了獨樹一格的靈魂。
然而,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某位對岸網友的點評:
"影片說的是一個虛火上升的老婦人"
把虛實的概念用得恰到好處,又不失幽默,
一針見血的評語,獨到又精準,佩服佩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