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伊麗莎白.JPG

在複製人科技逐漸茁壯成熟之際,

我們如何去定義"人",卻意識到甚麼樣的條件,才能視作"真人",

預期將會是下個世紀、甚或更快便會遭遇到的道德問題。

就個人的觀點而論,生命如何產出,

顯然已不再是分野人與複製人之間的關鍵要素;

根本的核心,該檢視其人是否具備著完全的自主意識,

只要擁有著獨立思考的能力,縱使非出自傳統界定下的生產過程,

同樣該被當成是真實獨立的個體存在。

 

那麼,作為實驗品的複製人,在所有參數設定皆是人為特意操控下,

打從內心的記憶開始,都是經過計畫性的精心設計,

真有可能展現屬於人的自主性嗎?

答案,乃在於"好奇心"的驅使。

"好奇心殺死貓",只要複製人稟賦著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其便有能力像孩童一般,從試錯過程中累積教訓,

進而在腦海中匯集成為資料庫,用以面對接續的各種挑戰,

這就是複製人可望逐漸蛻化成為真人的關鍵。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所援引的題材,是近年來科幻電影中最喜歡的複製人議題,

敘述亨利醫學博士在妻子死亡後,因孩子奧利佛罹患早衰症,

需要藉由基因療法來改善病情,因此突發奇想,

用妻子的基因產出了六個複製人樣本,取名為伊麗莎白,

希望從中找到彌補基因缺陷的方法。

樣本一與樣本二早在培養過程即死亡,

樣本三則是在各種不適應的情況下,

卻被警方找回後,遭到亨利無情的殺害。

 

自此之後,亨利頗感失望,

認為這些複製樣本都與真人有一大段差距,

反倒是在獵殺她們的過程中,才能讓他感受到其人真實的存在感,

於是在樣本四與樣本五未服從亨利指示下,欲殺之而後快,

卻沒料到遭到樣本五的抵抗,反將亨利刺殺身亡。

樣本五從亨利合作夥伴克蕾兒的工作日誌中,

愕然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原來奧利佛根本不是亨利的孩子,

而是用亨利細胞所產出的複製人,顯然亨利所做的一切,

都只是試圖找出讓自己的複製人更加完美而已。

最終,經過一番大廝殺,剩下樣本六倖存下來,

她走出了豪宅大門,在沒有人知悉其身分的情況下,

終於得以作為一個真實的人存在。

 

從電影中可以看出,人類的心態,是何其矛盾的:

相信每個研究複製人的科學家,都像亨利的思維一般:

"希冀他們更像真人一點,但卻從不賦予真人所必須稟賦的條件"。

期待著複製人能展現更多真實的特質,如此在互動上才會更加自然,

但何其諷刺的,當複製人基於好奇心的驅使,

開始對其所提及的禁忌產生興趣,從而開啟潘朵拉盒子的那一刻,

自己卻有深感著複製人何以不聽使喚,

沒有按照既定的植入軌跡行事,

於是在失去主導權的情況下,寧可選擇將其毀滅。

 

這就好似經典著作"科學怪人"(Frankenstein),乃至於廣大的父母,

創造者總是自認為擁有產出物的支配權,

繼而期待其能按照自己的規則行事,

殊不知當生命體被誕生之後,彼此的從屬權也就完結了,

自我擁有自我主導權,是確立的,即便他們是複製人亦同。

可以想見的,未來複製人的科技,終究必須面對如是的道德問題,

就現階段而言,科技的導向是功能性的,我們所想像的複製人,

宛若人體農場一般,經過長期的喙養,

以便於在容有器官移植需求之際,再讓他們派上用場,

複製人是作為修補真人缺漏的工具,

迄今似乎尚未有賦予複製人獨立人格的趨向。

難保有那麼一天,當複製人彼此間形成共同抵禦真人的陣線,

將真人屠殺後取而代之,則由複製人所宰制的社會,真實嗎?

 

電影在剖析人與非人(複製人)的分野間,

多少也帶點諷世的意味在其中。

亨利總是不厭其煩地告知伊麗莎白:

"只要妳聽話,不去打開那個秘密的房間,

 則一切的榮華富貴,盡歸妳所有。"

身為複製人樣本的伊麗莎白,屢屢未遵照亨利的指示行動,

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次次都選擇打開秘密房間一探究竟,

這才惹來殺身之禍。

但環顧當下,有多少真人則是在榮華富貴的誘惑下,

選擇了做個順從的人,將自我的自主意識交易出去,

寧可淪為複製人而不自知,或許才是更加悲哀的情境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