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許同我一般,屢屢想及前任戀人之際,心下總是不停的迴盪著相仿的疑問:
『如果當初如何,是否結局會有所不同,彼此的愛也許就得以持續的蔓延至永恆。』
然而,好似電影所說的:『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幸福的情境,往往只會出現在結局當中,達致幸福的階段,故事也就結束了。
期欲讓故事繼續述說下去,憑藉的,還是得由一個個不幸的橋段建構而成。
說來無奈,但似乎正是你我人生中的寫照與命定。
從近年來的愛情電影趨勢觀之:
過往諸此偶遇昔日戀人的故事,雙方經常陷入再次熱戀、
宛若天雷勾動地火,顯然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再續前緣,彼此都能夠驟然放下既有的幸福生活,排除萬難的重新在一起,
期欲證明的,是箇中相愛的情比金堅,咸將焦點著重於戀人雙方,
即便那樣拋妻棄子式的所謂『真愛』有多麼自私,也在所不惜。
不過呢…隨著網路時代的襲來,或許是交友型態日趨廣泛多元之故,
大家對於前任的觀點,似乎逐漸有著『就放下吧!』的豁達,
普遍的對於過程中的紛擾與痛楚,都能以淒美的角度接受之。
我不認為這是薄情寡義的表現,而是面對著迅速變遷的世界,
你我或都不再願意強求對方為自己作出改變,
於是乎,當另一半跟不上自己的腳步、不再對tone之際,
趁著心中的怨尚未成為恨之前,索性選擇分開,
將彼此最美好的時刻留存在心底,
讓該段戀情劃下不完美情境下的圓滿句點,不也是一種愛的表徵麼?
『愛情的世界中,沒有如果…』,
一如電影中、在彼此一連串『如果…』的對話當中,
周冬雨一句:『如果沒有如果…』,讓兩人因此靜默不語。
確實,當『如果』的疑惑詞出現在戀情之間,
代表著彼時有著過不去的坎,阻礙著彼此持續相愛;
事後想來或許簡單,畢竟當時的阻礙,在當下已然不再是個問題。
但弔詭的是,那種種的『如果』,正是我們當初悖離愛情所做出的選擇,
而愛情的世界不容有『如果』,也不可能再重來。
誠如劇中男女主角所道出的感慨:
『後來的我們甚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功成名就或堅守愛情,兩者間也許不是Yes or No的截然二選一,
但顯然沒能從一而終的篤定著不分離的信念,卻成為最難以撫平的遺憾。
許多人總不免迷失在功利思維下的成功論泥沼,
認為只要自己在社會上闖出名號、掙得豐厚的資產後,
一切心之所向的事務,都可以手到擒來。
卻從來不曾悟出最根本的道理:
『緣分,一旦錯過了就不再了。』對於愛情、親情,都是同等的適用。
本片所誘發的緒思,不僅僅在於愛情一端,對於親情的描繪,也是益發的深刻。
尤其對於在外地打拼奮鬥的學子而言,是不是真得等到了在大都市功成名就後,
才願意重新回到故鄉與家人團聚?
父母所在乎的,真會是你的成就嗎?
電影的最終,男主角的父親給了這樣的答案:
『父母只希望孩子過上自己想過的日子,健健康康的,那也就夠了。』
相信在外的遊子,聽來應該都很有感,
心中或總是不免迴盪的想著:『該是時候回鄉探望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