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的世界中,『眼見為憑』這個看似再確切不過的通則,真的完全沒有被挑戰的空間嗎?
您能夠肯定自己所看到的景物,都是真實而無偽的麼?
我想,即便是處在當下的科技水平,大家或也已對『眼見為憑』一詞,感到相當質疑了吧!
畢竟現今連上Online、小則時下討論最夯的假新聞頻仍,大則整個網路所建構出來的虛擬實境,
當中所『親眼所見』的人事物,又有多少是真實的呢?
職是之故,一如電影的邏輯,
為了防止網路世界中的虛假、並將社會集體皆納入可茲監控的有效網絡中,
透過『實名制』的手段,將每個人眼中所見的景物,進行個體化的時序編碼,
讓執法單位得以藉由回溯的機制,確實掌握犯罪事件的真相,
儼然成為因應未來科技犯罪手法推陳出新的必要措施。
然而,這看似縝密的視界回溯網絡,真的萬無一失麼?
當視覺記憶付諸數位化、網路化後,等同於將每個人的雙眼化作移動式監視器,
彼此相互的監控社會的運行,藉以縱橫綿密的眼線,建構出前所未有的安全體系。
但是,在個資頻頻外洩的當下,
誰能夠保證自以為天衣無縫的資料庫防火牆,不會有遭到駭客入侵的時刻呢?
一旦容有遭人竄改的空間,則看似鐵證如山的回溯系統,又如何讓人信服呢?
科技的演進,改變著你我的生活模式,卻也在無形當中,衝擊著社會既有的價值觀。
以本片所構思的視覺記憶回溯系統為例,為了打造更安全的居住環境,
每個人將自己眼見所及的隱私無償給出,真的符合大家對於人生的渴望與慾求嗎?
記憶,某種程度就是靈魂的具體呈現,個人冒著珍貴記憶可能遭到篡改的風險,
去成就當政者口中所保證的完美世界,天平兩端,是否真的值得?
就我個人而言,坦白說我還真不這麼認為,
畢竟無可剝奪的記憶遭到恣意盜用重組後,
人生變宛若行屍走肉,所處的社會環境安全與否,誰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