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與iPhoneX銷量不佳有關,近來蘋果公司發表一部由陳可辛導演拍攝的短片--三分鐘,
全片強調以iPhoneX拍攝完成,作為一則長篇廣告而言,獲得相當廣泛的迴響,效果極佳。
首先,廣告僅僅在最終秀出"蘋果咬一口"的經典標誌,
大大降低影片的商業氣息,顯然主打的是一個意象的植入。
仿若在潛意識當中,告訴著消費著:
"想要留住春節期間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買iPhoneX就對了!"。
影片以一名在過年期間需要值勤留守的列車長媽媽作為主角,為了見上留在家鄉的孩子一面;
得透過家人將孩子帶到月台的方式,於列車靠站停留的三分鐘期間,進行親子間的情感交流。
孩子為了討母親歡心,苦心背誦了先前一直未能學會的九九乘法表,
無奈媽媽職務在身,都還沒能聽完孩子的成果,就得匆匆忙忙的上車出發。
留下一種淡淡的哀愁,一種光陰似箭的惆悵...
然而,此間所透露的訊息是甚麼呢?
個人認為,離別情境下的哀傷,或都該讓它們停留在過去;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當下,那些意猶未盡的相聚時光,就交給iPhoneX來紀錄即可,
透過無遠弗屆的分享,即便沒能在佳節躬逢其盛的親友們,一樣能夠同步感受著片刻的溫馨。
相信這或許是陳可辛導演的發想初衷吧!
由此可見,"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其實導購所訴諸的、同樣不脫離人心的範疇。
在廣告當中,完全看不見裡頭有任何提及手機規格以及特點的文字或訊息,
顯見對消費者而言,幾千萬畫素、搭配名牌鏡頭、裝載跑車同款喇叭等硬體規格,根本不是重點。
真正足以誘發消費者欣然掏錢購買的關鍵,還是在於一個夢,
圓一個回鄉團圓、共享天倫的現代奢侈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