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樁素不相干的事件,在某個時間點作了交會的處理,據此產生互相關聯的結果,
讓獨立的人事物從此起了微妙的化學變化,可謂之為推理情節中的傑作手法。
當然,這一切的源頭,勢必都存在著一個引子,
在洞悉他人內心中所隱藏著的魔障後,藉由漸進式的潛意識暗示,
無形中讓其人走入預先設計好的圈套當中,讓他人陷入到角色混淆與記憶錯亂的迷惘中,
最終自我認知為事件中的當事人,替代背後真正的元兇,成為不折不扣的代罪羔羊。
我想,再說下去就要劇透了吧...
總括說來,劇中主角的遭遇,
令我想起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中的納許(John Nash):
原初自以為在進行良善的正義舉措,希冀揭發某個角落的黑暗面,
卻在經過某個時點的記憶釐清後,驚覺當下的種種,只不過是自我建構出的虛擬空間,
箇中的人事物,事實上皆存在著解讀上的紊亂,從此真相大白的理路才逐漸清晰。
作為一部燒腦的推理解迷電影,儘管本片的風格有些陰鬱,節奏也稍顯緩慢些,
然在鋪梗與線索的設計上,還是有其合理的邏輯性可言;
搭配上"信號"、"下女的誘惑"性格大叔男星趙震雄精湛的獨白演技,
皆讓本片仍舊充滿著足讓影迷大呼過癮、滿足抽絲剝繭般快感的賣點。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故事敘述一名因事業潦倒而來到某江邊小鎮醫院任職的醫師,
在為自家房東、一名經營屠宰店老人看診時,
聽著略有帕金森氏症的老人口中唸唸有詞,若有似無的提到了一樁棄屍的命案;
搭配著電視上正在報導的漢江無頭女屍案,將讓醫師不免懷疑起老人與命案的關聯性。
幾經追查之後,醫師愕然發現,該名無頭女屍竟是自己的前妻,
這個震撼的訊息,卻不是真相水落石出的開始,而是讓自己陷入記憶錯亂的起步。
原來在前妻失蹤的前一晚,最後遇見他的,似乎正是自己,
兩人還在寓所發生口角與爭執,但之後的一切,他卻毫無任何印象。
就在他將屠宰店老人與店主作為命案的凶手,正以為自己在進行抽絲剝繭的舉措之際,
警方卻依著線索,將他給逮捕歸案,在訊問中,他才發覺原來當中的許多情節,
都是自己虛構下的記憶,甚或有部分是來自於偵探推理小說。
儘管如此,他依舊清楚的知道,自己並不是殺害前妻的兇手,
而是在罹患精神疾病的弱點被他人知悉後,遭人以設計的手法,成為代罪羔羊,
又最終的真兇,兜兜轉轉的還是回到了屠宰店老人的身上...
案中案、計中計,層層堆疊的謎團,顯然給予我們若干的啟發:
"問心無愧"的重要性,不僅僅在用以對自己的道德價值負責,
同時也是防範他人有可趁之機的防禦;
當一個人心中有了不得為人道的秘密,便等同有了讓他人得以從中衍生的痛處,
使自己為了掩蓋秘密,往往不自覺得掉入他人預設的陷阱套路中,
陷入到一錯再錯、無以復加的無奈輪迴。
顯然的,面對著宛若心魔般的秘密,坦誠以對、勇敢的對外道出,恐怕是唯一合宜的解決方法;
但可惜的是,要鼓起這般強大的勇氣,卻是多數人所不能及的。
或也正因為如此,才讓世界總是存在著這麼多不勝數的憾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