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分鐘看完電影” 片商告谷阿莫侵權 20170426 公視中晝新聞--YouTube
谷阿莫被影視公司控告侵權的新聞正夯,
不少網路聞人與相關電影人皆撰文群起撻伐,
認為擺明了侵害著作權的事實,居然還可以硬拗成是"二次創作",令人費解!
然而,在鋪天蓋地的抨擊聲中,不妨觀看一下那些網路評論下的留言區,
就會發現,支持與反對的意見皆有,甚或有不少影迷認為:
"要不是谷阿莫,可能會花很多冤枉錢在粗製濫造的電影中..."
類似的聲音,我想正是即便侵權事跡再明確,依舊擁有一定支持者的理由吧!
相信大家對於一種感覺想必都不陌生:
觀賞了一部實在不怎麼樣的電影,正覺得浪費錢之際,
上網抱怨了一下,卻往往引來"你太淺","你不懂"...等等蔑視性的批判,
加上幾位神級影評人雲端般的點評,將該電影推上了神作的等級,
對比之下,反顯得自己是何等膚淺,對於藝術的認識是多麼貧乏.
最終形成
"明明花了錢看了不難看的片子,卻還得被酸作毫無藝術鑑賞能力,
在一面倒的氛圍下,難免總有種幹在心裡口難開的無奈."
而谷阿莫的出現,正是成為前述諸種怨氣的最適宣洩出口,
其打破著"你不可質疑的藝術..."這般的規則,
在語調詼諧,略帶諷刺的口吻下,許多被奉之為"藝術"的電影,
成為了無聊,無趣,無觀賞價值的創作,
某種程度正好說中了部份觀影人的心聲,
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貼近劇迷的意見,
無形中自然也就形成一股風潮,一股支持的力量,
這是得以與其是否使用侵權影片,截然分立的作為.
換言之,我想若說他最大的謬誤,
就是用網路下載影片作為素材,存在著是否侵犯著作權的爭議.
除此之外,對於許多批判其評論是不入流,不尊重藝術的抨擊,
坦白說,我想絕對是可受公評的...
畢竟,藝術既然變成了可茲販售的商品,就該存有備受消費者評論的雅量,
創作本身的良莠,並非絕對,而是立基在閱聽大眾的正反口碑之間.
基此,藝術工作者與其去批判谷阿莫好惡鮮明的坑爹評論,
還不如去反思何以其評論擁有那麼龐大的迴響者,
是否自己陷入了創作的我執,徹底的悖離了大眾藝術應有的體例呢?
藝術的神聖性,或不容置疑,然那僅限於無償的創作,
一旦作品的立基點在於銷售,進入到大眾藝術的領域,
那就該跳脫出殿堂中的形上思維,走向庶民社會的通俗文化中,
若依舊希冀留有藝術神聖的高度,那就莫怪觀影人隨著谷阿莫起舞,
毫不留情面的大肆批判一番...
(畢竟,電影票可是越來越貴了...我想沒有任何人願意花錢找罪受,
基此,谷阿莫的"XX分鐘看完XX電影",自然就成為部分人的觀影指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