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自己少數先行閱讀過原著小說,才觀賞改編電影的作品.
(原著的讀後心得:"少女(しょうじょ)--[心硯書評]--完美刻劃"危險17"的少女情懷")
類似的小說改編電影,書迷影迷們總是不免拿出來相互對照比較,
得出來的結論,泰半皆是"還是原著好看...","建議看原著...","原著的脈絡較完整..."...
真正改編劇作優於原著的案例,事實上並不常見.
不過呢...對於"少女"一片而論,我個人倒認為電影事實上比原著更具有觀看性:
因著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在故事擁有三名主角(敦子,由紀,紫織)的設定下,
小說的情節交錯,一個不專注,往往腦海中所建構的故事畫面,頓時便容易有所混淆,
不容易進入到一氣呵成,一如影像般流暢的狀態當中.
相反的,電影除了本有的具象表達的優勢外,
其將各個人物之間所牽涉的因果關係,做了更為緊密的連結,
去蕪存菁,將原初鬆散的故事重新排列組合,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原著風味...
本片所帶給自己的心得頗複雜,涉及到親情,教育與社會議題等層面:
首先,看著醫院病童千方百計的央求由紀帶來久未謀面的父親,卻又一刀刺向他,
那一幕的視覺衝擊,是相當震撼的...
小男童積怨已久,為媽媽出氣的心情可以理解,
然面對著至親,當那一刀狠狠的刺下去當下,或才得以深刻的體會到:
原來,自己還是如此的愛著他,景仰著他...感到無比的後悔...
在面對情感糾葛的當口,真要冷靜片刻,
眼前曾經愛著的,真有那麼十惡不赦,非以極刑而不可贖罪麼?
試著想及對方帶給自己的美好,也許世間許多憾事就不會因此鑄下了吧!
其次,那孩子的父親真有甚麼過錯麼?
他只不過是在被少女誣指性騷擾的當下,拒絕付錢和解,
因而遭到莫須有罪名的指控,引致最終家庭失和而離異...典型的無妄之災.
類似的誣告現象,其實在社群網站盛行的當下,頻仍的發生著...
最常見的,便是透過各式交友app的管道相約見面出遊,
隨即在你情我願的情況下,發生性愛關係的一夜情,
事後基於感情糾葛或金錢糾紛等因素,從合意性交變成強制性侵.
然在進行訴訟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的案件所呈現的,
卻往往是合意的多,真實被認定為性侵的少...
(就以熱議一時的李宗瑞偷拍案來看吧...
真要說符合法律上性侵要件的,坦白說案例真的也不多耶...)
類似的社會現象,不正是與電影中,
少女濫用女性身體自主權,濫用性騷擾法令對其人身保護,是如出一轍的麼?
如此浮濫興訟的結果,縱使最終皆能夠還給當事人一個清白,
但司法審判的折磨,卻不知毀了多少家庭和樂,導致多少家破人亡的情事.
雖不知相關法令有無修正的空間,但無可諱言的...
這般的社會風氣,是致命的瀰漫在當下的人際關係間.
最後,敦子與由紀在結局中所提及的箴言頗有哲理:
"雖是走在黑夜的鋼索當中,但那鋼索卻非懸空,而是平躺在寬廣的道路上"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總認為大人不瞭解自己的心思,總覺得自己與社會倫常格格不入,
據此習慣將自我孤立起來,一如在黑夜中走鋼索一般,身歷險境,隨時皆有墜落的危機.
但真是如此麼?其實也未必盡然...
身旁,其實多的是期欲關心您,傾聽您需求的長輩,師長,以及摯友,
這些周遭親暱的人際圈,恰恰便構成了既寬且廣的防護網,
足堪在自己一朝失足墜落,得以好好的承接自己的負擔.
青春期著實沒有那麼悽慘,關鍵只在於是否願意心不設防的與他人分享所思所見而已,
只要敞開心胸,終相信這個世界還是何其溫暖的.
延伸閱讀:
往復書簡:二十年後的作業--活在懊悔陰霾中,無疑的是人生最深沉的淵藪
告白 (Confessions , 自白 , 母亲) -- 再冷,也不該用別人的血來暖自己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湊佳苗-- "寧殺錯,不放過"的劣質媒體文化
湊佳苗-反轉(リバース)--[心硯書評]--書迷自我映照下,殺人兇手的諸種面向
少女(しょうじょ)-湊佳苗--[心硯書評]--完美刻劃"危險17"的少女情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