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類雞排妹"的演藝圈素人?
日前在一篇1111人力銀行分享職涯規劃的網頁中,
看到一篇"「豬肉公主」東門市場最美麗的風景",
原來是有個就讀輔大哲學系女孩"張采婕(Charlene)",在自家的市場攤位賣豬肉,
亮麗的外型,引發著網路間的議論,咸認為他是市場內最美的風景.
她在人力銀行的文章說得挺好,鼓勵年輕人不要只想當白領,
有時候心念一轉,走到最基層的市場中,反而更開拓了自己職涯的光明路.
對於這種被譽為"XX妹","XX公主",享有著媒體曝光度的人,
我總是不免很好奇他們在出名之後的生涯規劃,
會不會出道成為藝人?還是本來就已經簽了經紀約?
這些都是自己閒暇無聊時,很喜歡去觀察的面向.
於是乎,在加入其臉書粉絲頁後,開始去閱讀她所分享的訊息.
果然,不意外的,和先前自己所曾經追蹤過的一些素人一般,
自從打響名聲後,粉絲頁中賣豬肉與分享豬肉好吃小撇步的訊息少了,
取而代之的,都是上遍國內各大談話性節目的剪影.
或許有人也不免對此質疑,這是不是又是經紀公司的炒作,
於是讓她個人不得不在臉書頁中,針對"出道"的定義,做了一番解釋.
她的說法如下:
"出道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你的定義是接受採訪,上節目就是出道,那.....是!我出道了!
但我的定義不一樣!上節目和採訪是一種經驗分享,
就像整形醫師,兩性專家,我看他們就是醫師和專家,
而我依然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在市場工作的年輕人!"
上述定義看似合理,但其中不免讓人質疑的是:
上節目,接受採訪,真有那麼簡單嗎?
自己到過不少市場,也見過不少堪稱美麗風景的市場之花,
但端看她們日復一日的在市場中叫賣,
就從來沒見到引起任何媒體的騷動與注意,更遑論是要上一線的綜藝節目.
其中沒有相關藝能經紀公司的居中牽線,甚至是簽訂經紀合約,可能嗎?
如果這一切純粹都只是出於偶然,那我想國內各大經紀公司,大概也不用混了,
既然媒體都能夠直接找到庶民社會中的明日之星,那要星探居中覓才賺一手做甚麼呢?
總之,這一整個演藝圈素人的行銷術看下來,大致獲得了一個結論:
大家都認為演藝圈是個大染缸,是種負面的象徵圖騰,
但卻又不由自主的被她所圍繞著的鎂光燈焦點所吸引.
這種兩難的情愫,讓那些亟欲想在演藝圈展露頭角的女孩們,
既想擁抱鎂光燈,但又不想明說要踏入演藝圈,深怕被冠上敗金,虛榮等標籤,
總希望自己多點清純氣息,而少點銅臭味.
於是乎,一個看似違和感十足的折衷方案就推出來了:
先透過各種方式在網路上形成輿論熱議,當詢問度爆表之後,
本人再登上相關新聞媒體現身說法,先是表明自己對演藝圈沒興趣,
以證明自己不是藝人,而只是一個路人甲身分的素人美女;
而後再同步接洽大大小小的綜藝節目,等到大家都熟悉這張臉孔之後,
自然而然的,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藝人,有無正式出道,屆時恐怕也沒人在乎了?
我自己始終比較納悶的是:
踏入台灣的演藝圈,有這麼可恥嗎?
可恥到沒人願意承認自己是圈內人?真是匪夷所思...
延伸閱讀:
"偽素人"當道的年代--網路時代下,究竟還有甚麼不是"商業"
台灣土豪娶東吳正妹 真愛無敵? --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祝福?還是假言廣告的炒作噱頭
9℃絲襪妹王宣爆紅--究竟是台灣模特兒滿街跑?還是早套好招的行銷術呢
神魔之塔 氣質女神 小雪 (莊詠惠) 遭散布裸照--網路時代,隱私還是別露白
"雞排妹鄭佳純"大戰"網路神龍Z9大神"--正妹網路行銷的五十步笑百步
"雪菇炒甜不辣"(神魔小雪+nono辜莞允+劉甜甜+江小辣)--省思裸照風暴背後的遠因
"救人是我的工作",慈濟正妹護士(阿喵,王珮珊)路過男子墜樓現場,加入CPR急救--[人文省思]
小茉莉(陳瑀希)在元和雅醫美診所硬上花美男 大喊:我要強姦你--記者可真會標題殺人--[時事評析]
主播楊伊湄情定星和醫美診所仁愛店院長楊仕安--醫美之亂--"鄉民女神"現象的觀感--[時事評析]
余祥銓跟蹦乳妹周依宸的三角戀--蘋果日報"今天我最美"已經變成一場笑話了--[人文省思]
台鐵濃湯妹宋冠嫺--又一素人行銷術?--納悶的是,為何沒人譴責癡漢行徑?--[人文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