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的科幻片經典,近期的,我想大家首推,或許都會是"死亡筆記本"系列作,
因為在該劇作中,部僅僅是以科幻題材為主,更多了關於社會正義扭曲的深層探討,
讓一位頗富正義感的熱血青年"奇樂",因著急欲讓罪犯就地正法,而最終鑄下了扭曲正義的憾事.
也許正是"死亡筆記本"中,奇樂的印象令人深刻不已,
故本片劇組才特別又找來了藤原龍也,以及導演中田秀夫,
期盼再創另一波科幻題材的社會寫實電影熱潮吧!
可惜的是,電影的主線訴求過於薄弱,
無法撐起整部電影的骨幹,讓劇情陷入頭重腳輕,虎頭蛇尾的窘況;
又在探討社會議題的面向上,沒有著讓人深刻反思的空間,
多少讓人陷入"好像有那麼點甚麼意涵出現,但又不覺得特別有意義"的迷惘.
端看預告片中的精彩超能力對決,可能會讓您誤解為電影本身即是如此緊湊的風格,
但...錯了,您在預告片中所見到的,大概就是本片中的所有精粹了...
實在不願意如此說,但似乎這又是一部光憑著預告片在吸引觀眾的空泛電影,
真可說是可惜了久違的山田孝之,藤原龍也,以及中田秀夫的完美組合...
(喔...對了,本片還有"日本林依晨"石原里美的演出,只不過電影陽剛氣息過重,
引致於讓她這位巨星,流於跑龍套的雞肋角色,這又是另一個可惜之處了...)
電影乃改編自由姜棟元,高修兩大花美男聯手主演的韓國電影"超能力者".
該片2010年上映,在南韓當地的觀影總人數就衝破200萬人次.
故事敘述一位神秘的"男子"(藤原龍也 飾,端看電影最終,她的本名應該叫"聖也"),
從小就擁有控制人心的能力,凡是被他看見的人類,思想與行為都將受他眼神所擺佈.
因為童年時的受虐陰影,造成聖也的人格扭曲,也讓他走向憑藉著超能力進行各種犯罪的黑暗面.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聖也遇見了不受他超能力控制的"田中終一"(山田孝之飾演),
終一雖然看似平凡,但其卻擁有在短時間內,從重大創傷中自我療癒的能力.
這樣的人存在,不禁讓聖也備感威脅,於是展開了格殺終一的行動...
單單端看本片兩位主角的超能力對決,您或許會有個錯覺上的雷同:
"咦!...這不就是X戰警中,擁有"自癒能力"的金鋼狼(田中終一),對決操控心智的X教授(聖也)麼?"
從劇情的設定來看,是的,您或可以做這樣的類比與想像,
但顯然的,電影所呈現出來的,這兩大主角的對決,卻遠不如期待中的精彩.
或許是日本向來擅長於社會寫實電影的拍攝手法,
總是希冀著在各種類別的電影當中,加入若干反思社會現象的素材,
引致於可能出現電影風格混淆,而使得電影主軸不明的情況出現.
就像這部"超能對決"一般,從主體架構來看,它就該像是如"X戰警"的科幻動作片,
本該擁有炫麗的聲光效果,以及主角們彼此間的超能力對決,
足以讓東洋的科幻迷們,好好的過個癮.
然而,電影的走向卻非如此,不但超能力的呈現,顯得平庸,
就連主角間的生死對決,也讓人激不起太大的波瀾與火花;
因為...這電影所蘊含的涵意,本就超脫出表相的商業動作片格局,
所希冀探討的,反而是關於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歧視"現象:
"因著歧視,讓超能者墮入犯罪深淵;
因著歧視,讓超能者寧可明哲保身..."
相信不論是哪一種,對於社會整體而言,都不是件好事.
"因著歧視,讓超能者墮入犯罪深淵"
以電影中藤原龍也所飾演的聖也為例,儘管他天生異於常人,得以操控他人心智,
但回歸到最初的故事,他第一次用超能力的時機,
卻是為了解救母親免於家暴父親的攻擊,就立意上而言,是何其良善的,
僅僅只是因著超能力殺害父親的結果,逐漸的被當作是"怪物",而成為社會中的邊緣人.
很自然的,當一個身具超能力者,被當成了社會中的異類,諸如反社會的情節必然浮現,
而使他一步步的墮入黑暗的深淵,期欲用與生俱來的稟賦,向人類展開報復,成為全民公敵.
某種程度,聖也的"成魔"軌跡,就像"死亡筆記本"中的奇樂一般:
從一開始的純正,因著自我防禦的理由,逐漸的出現偏差,進而扭曲了正義的諦義.
假若社會最初願意將他視之為尋常的人,不將其以"怪物"認知,
或許這一切的憾事,也就不會發生了.
在故事的最終,當田中終一見到聖也的真名,說了一句:"其實你也是有名字的...",
讓聖也隨即吐血而亡,那結局,對聖也而言,是悲劇,同時也是喜樂收場,
畢竟,第一次有人願意用姓名來稱呼之,而非各種歧視性的用語,
對他來說,那種受到認同的肯定,或許才是他這一生中,最美妙的時刻吧!!
"因著歧視,讓超能者寧可明哲保身"
相反的,"田中終一"是另一種極端,
因著一場全家喪生的車禍,早早體悟到自己的與眾不同,
但卻因著懼怕遭人歧視,而決定隱藏著擁有自癒能力的事實.
從最終他為了挽救聖也性命的奮不顧身看來,若他的自癒能力妥善的發揮,
是得以拯救更多社會上的民眾免於危難的,
然單單因著社會上對於不同類別的歧視眼光,
讓他寧可選擇明哲保身,也不願為社會貢獻自己的稟賦.
對於社會整體來說,這是多麼可惜的憾事阿!
如果大家能夠多點包容異己的心態,是否這一切就會有所不同呢?
誠如電影"蜘蛛人"的格言:
"能力越大者,本就該肩負著更巨大的責任"
這樣的自覺,基本上是立基在擁有超能力者,被視之為"英雄"的前提下,
畢竟人總是互相的,超人亦不例外:
因著受人膜拜與景仰,才會讓有能者因感受到被需要,而更願意去貢獻自己的能力.
相反的,假若超能力者遭受到的待遇,
是被社會大眾所歧視,所唾罵,被當作是怪物一般看待,
則試問誰願意展現自己與生俱來的超能力呢?
要麼不是隱藏自己的能力,要不就是將能力轉而用來對付社會大眾,
不論是哪一種,對於社會而言,絕對都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諸如電影"X戰警"系列中,人類與變種人之間的戰爭,
講述的也正是如此黨同伐異的歧視現象:
如何讓超能力者,成為宛如超人,蜘蛛人般受人景仰愛戴的對象,
而非變成諸如"X戰警"中,萬磁王憤世嫉俗的復仇王者,
箇中的關鍵,其實就存乎於你我之間,
存乎於我們如何去對待一位不同於凡人的對象,
是尊重?是歧視?相信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應當有著清晰的解答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