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交通部長葉匡時轟:不適合接待外賓! 柯:吧女英文更溜--YouTube
台北市長的選舉看到現在,大概高下已經立判了...
當某個陣營開始會搞些挑語病的小動作時,已然象徵著大勢已去了...
交通部長葉匡時質疑柯文哲醫師的英文能力不佳,不敢想像他當選後接待外賓的情景,
據此來突顯連勝文喝過洋墨水,具有著流利的外語表達能力.
對此,柯文哲醫師以"你去找一個酒吧吧女的英文更流利"做為回應,
沒想到卻引來了連陣營的砲轟,認為柯文哲此舉又是心中"大沙文男性主義"作祟.
是不是挑語病,我想大家自有公評,就我的觀點,今日假若柯醫師將該對話的詞彙,
由"酒吧女"改為"夜店男酒保",意義上其實幾乎是相同的,那是不是又要說在歧視男性呢?
換言之,這壓根就不是戰男女的議題,
而只是單純的希望突顯出"英語能力"未必等同於"領導能力"的命題.
要不,細想台灣英語能力最好的人是誰?
答案,若總統馬英九稱第二,我想沒人敢說第一吧!
馬暗指解讀錯 美聯社堅持無誤-民視新聞--YouTube
那試問,以馬總統為例:
他的好英文有反應在治國的表現上嗎?這不用贅述,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的好英文有落實在國民外交上嗎?
事實顯示,除了幾次不透過翻譯的賣弄,用錯詞彙鬧出誤會之外,
外交上好像也沒太大進展,就只跟同文同種的中國較親近,這根本也用不上英文...
從這個壓倒性的強大例證看來,英文能力無關乎治國,應該是不證自明的吧!
六都選舉-吧女說風波續燒 柯:連勝文才失言-民視新聞--YouTube
感覺挺可惜的,柯文哲陣營在第一時間並沒有明確的做此論述,
反而是極力澄清自己沒有歧視女性,落入了連陣營主打沙文主義標籤的陷阱之中.
其實很清楚的,若以"英文差的柯文哲"與"英文佳的酒吧女"來作對比好了:
酒吧女英文雖好,但她們並無意淌政治這個渾水,無意為市民奉獻,只想在工作崗位上做好自己;
而柯醫師或許英文不如酒吧女,但他有著出來為市民服務的熱忱,以及建設市政的願景,
這一些,都未必是需要英文能力來達致的目標.
兩者之間沒有高下之分,但畢竟市政工作需要的是有志於此,故很清楚的,
我們會去選擇柯醫師,而不是酒吧女來擔任市長的工作,無關英文能力.
招生不足、實習機會少 英文系困境--YouTube
倘若按葉匡時部長所言,英文能力就代表一切的話,
那麼,台灣各大學院校的英文系所,也不會落入招生不足,面臨廢系的窘境了.
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倘若一位英文不佳的市長,想要積極拓展市政外交的話,請個翻譯困難嗎?
一切讓專業的來,總要比自以為是的用錯詞要強太多了吧!
希冀大家千萬別再落入類似於馬英九似的迷思,總認為英文好就有國際觀,就有能力拓展外交,
要知道,英文不好甚麼的都有得補救,唯獨自我感覺良好,無腦的水母無藥可醫,
當好好警惕這9.2%的教訓才是!!
每次遇到這些國民黨權貴們,仗著自己喝過洋墨水,
總喜歡對草根性較強的候選人,做出英文差,沒國際觀的批判時,
我總會想起過去一位教授所說過的名言:美國的乞丐也會講英語...
據此來說明英文能力真的不代表甚麼,有沒有遠大的胸襟,以及治國的抱負,
才是我們該去評鑑一位政治人物是否適任的關鍵.
呵呵...我在想,倘若"美國乞丐也會講英語"這句話,如果由柯文哲醫師說出,
會不會又被連勝文陣營挑語病,說是在歧視美國的乞丐呢?
甚麼都要扯"歧視"的話,那他乾脆去美國選丐幫幫主好了,
順道可以用他那流利的英文,一統美國街頭,也算是做了最佳的國民外交...(攤手)
延伸閱讀:相關"台北市長選舉"文章:
柯文哲:兩個太陽+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 [時事評析] (20131213)
柯文哲與游錫堃--看民進黨掮客化與選舉機器化的趨向--[時事評析](20140115)
連勝文宣布參選台北市長--自己對於權貴政治的觀感--[時事評析](20140225)
連勝文"希望的種子"VS.鄉民版"我不要跟連勝文一樣"--廣告透露出來的階級傲慢--[時事評析]
柯文哲醫師"中世紀獵女巫"論點的省思--"XX不倒,XX不會好"的照樣造句範本--[時事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