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食品科技的日新月異,原料化學化與萃取化的結果,
在商人便宜行事,以低價混充高價原料行徑頻仍的情況下,引發出不少的食品安全問題:
塑化劑,毒澱粉...這幾天就連最基本的食用油也出包了,教國人們如何能就吃得安心呢?
在這一連串的食安事件中,最令為感到害怕的,其實就是毒澱粉所引發的風暴,
畢竟這可是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三餐果腹食材呀!!
舉個自己的親身感受為例:
自家附近有一間頗為有名氣的拉麵店,幾乎可說是自己三餐必訪的店家,
原因無他,因為他們的麵條真的是超級Q滑有彈性,口感可說是一級棒;
然而,自從毒澱粉事件爆發,政府雷厲風行的查緝相關原料後,
再到那家店用餐的時候,卻發現整體口感和先前品嚐到的大大不同,
麵條不Q彈了,泡一下子湯汁就軟爛到不行,
前後的差距,讓人不聯想到與毒澱粉有關都挺難的...>.<
基此,自己一直都希望能夠自己來製麵(當然也是對烹飪頗有興趣之故),
很久以前自己有個製麵機,但由於沒有自動化的設計,
攪麵與出麵等等步驟都得仰賴自己的直覺,於是沒多久就和很多小家電一樣,束之高閣囉!
很榮幸的,在偶然的機會中,收到體驗這款"九陽多功能製麵機"的邀約,
九陽的豆漿機一直都有著不錯的口碑,因此引發了自己對於這款新機器的興趣.
衝著對製麵的濃郁興致,加上這"全自動"的強烈誘因,立馬便決定親自來操作這部機器.
謹透過此文章來與大家做一個開箱與實作的分享囉!!
外包裝上概略的介紹如何全自動的進行製麵工作,看步驟好像挺簡單的麼?
真的別懷疑,確確實實就是這麼簡單...
商品的特點介紹
除了全自動的攪麵與出麵是亮點之外,
用傳統的螺旋擠麵技法,讓麵條更有著勁道,也是機器的特點之一.
當然,最終那句"真材實料無添加"才是自己感到最深植於人心的賣點了.
或許有人會覺得自己製麵不容易,畢竟很多比例不知從何調配,
別擔心,隨機器有附贈一本製麵的食譜,除了能夠讓您掌握住麵條的黃金比例外,
同時也提供了不少的口味調配菜譜,讓煮麵的初學者也能夠輕易的上手.
九陽多功能製麵機的外觀
機器的整體質感相當不錯,做工也頗為細膩,
潔白的色調,流線的外型,搭配上側邊的花紋圖騰,
還真像是擺在廚房的藝術品一般,顯得典雅而高貴.
另一個方向再拍一張...真是百看不膩!
攪麵區域和出麵口
機器上的按鈕相當簡潔,除了自動功能鍵外,也有著手動攪麵/出麵的功能鍵,
提供給更為進階的朋友們,一個100%手做的選擇.
整組機器的內裝配件
大致上有製麵條機器一台,食譜與簡要說明書,大小量杯各一,
清理刷,清孔針,以及六種不同樣式的壓麵模組.
透過這六個壓麵模的配搭,製作出來的麵條,除了可以有粗細與圓扁的變化外,
甚至還能夠製作出義式餐廳才會有的空心筆管麵呦!!
自動模式的操作說明
各個拆卸點皆有著清楚的圖形標示,讓使用者一目了然
這裡還有一個值得稱許的特點,就是機器本身的拆卸與組合相當簡單,
整個和麵的區域都可以取下來直接清洗,這對於相關的麵粉製品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麵粉很容易沾黏,如果清洗不方便的話,也將大大的降低大家DIY的興致)
麵與水的比例說明
想要做出一個完美的麵條,最重要的訣竅,在於麵粉和水(液體)的比例一定要精確的搭配,
基本上1個麵粉量杯(大量杯)=200g的麵粉,但由於麵粉在倒出時,在隙縫中會夾帶空氣,
倘若用量杯來測量麵粉量時,記得要敲擊一下量杯,把多餘的空氣給振動出來,
如此所測量的麵粉量才能夠更為的精確.
以下是自己前後兩次試作的過程與步驟:
(為何會做兩次,接下去看以下的說明便可知曉...)
實作一:我第一次選擇製作的的是2人份(麵粉量1.5平杯)的雞蛋麵
將一顆雞蛋打散後,再加入水湊成說明書上所說的110ml
我們一般用做製麵的麵粉是中筋麵粉,別用錯了呦!
(相關麵點製作的麵粉選用小常識:
一般蛋糕製作要選用低筋麵粉
饅頭,包子,以及麵條製作則是中筋麵粉
至於麵包的烘焙則是用高筋麵粉)
接著用麵粉量杯測量1.5杯份量的麵粉
記住:在倒麵粉的時候,要不時的敲擊量杯側邊,份量才能夠精確喔!!
將量好麵粉倒入攪麵盒,插上電,蓋上上蓋後,左邊的指示燈便會亮起,
原來這指示燈用的還是冷色系的藍光,頗為前衛的色調...
按下"自動/停止"的按鍵,全自動的製麵旅程便就此開啟囉!
攪麵桿開始運作後,這時候便可以加入我們先前所準備好的蛋液
循著上蓋所預留的注水孔,順勢的將蛋液緩緩倒入
接著就看麵粉與蛋液之間相互的融合過程了...
這裡有個值得注意的要點,基本上製麵條和製作麵包是不相同的:
製作麵包精攪和後,會呈現出一整個團合的麵糰,
而製作麵條則是不同,攪和麵粉只是讓麵粉和液體融合,最終並不會結成一個整體的塊狀,
而是鬆鬆散散的存在,所以在製作的時候,可別因為麵粉沒有成塊,而又添加水份喔!
總之,只要記住麵粉和液體是按照說明書上所載明的比例,那就絕對是錯不了的.
經過順逆時針約莫10分鐘的攪動後,機器就會自動切換到出麵的程序,開始壓製麵條產出
這次選用的麵條壓模是粗圓的麵條形狀
開始壓製麵條的動態瞬間捕捉
當麵條源源不絕的產出時,大家可以按自己的長度需求,予以自行裁切置放
待整個出麵程序結束後,機器也會自動的停止,真的是完全自動化的設計呦!!
當然,一項家電好用之處,除了全自動的操作模組外,
善後工作得以迅速便捷,也是同樣的重要.
對此,九陽多功能製麵機也做了不少貼心的設計與配搭:
除了先前提到整個攪麵匣可以輕易的拆卸清洗外,
裡頭所隨機附贈的清洗刷和清洗孔的小工具,
也可以迅速的將殘留在攪麵棍與壓麵模組上的麵粉渣給清理乾淨.
(如下面的示範照片所示)
清洗刷分為大面積與小面積兩種刷頭,可以有效的清理黏在裝置上的大小麵渣,
可以說是相當的方便.
至於壓麵模組,一般而言,等到麵渣自然風乾之後,輕輕敲一敲就會從孔洞中脫落,
假若尚有麵渣塞在洞口上,則透過裡面所附贈的清洗孔小工具,也能夠立即的清除,
可說是非常的方便.
接下來,重頭戲來囉!要來看看我們的製麵成果囉!!^^
麵條的成品
第一次的成品,看起來外觀還蠻不錯的,不過麵條稍微容易斷裂,
(看看麵條本身有著橫條紋的細紋,大概就可知道有點過乾了...)
檢討原因,原來是準備麵粉數量的老婆,算錯了整個比例,
以致於麵粉的用量多了50公克,
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呵呵...這算是個錯誤的示範吧!
可見得麵粉與液體兩者之間的比例拿捏,真的是相當的重要.
雖說有點易斷,但還是下鍋煮來品嚐一下...
下了鍋的麵條,沾了水份之後,就不再有易斷的情況了,
大約煮個5~8分鐘左右,就可以起鍋了.
拿出預先烹煮好的香噴噴肉燥,淋在麵條上,就是最美味不過的居家美食了...
成品:肉燥乾拌麵
圓粗麵的口感,頗像是義大利麵條,也有點像是台灣特有的小吃:米苔目,
加上了肉燥之後,一股傳統的古早味就躍然於飯桌上囉!!
實作二:改以重量來做麵粉用量的測量:
第一次的試作,雖然已經有不錯的成果,但誤算麵粉的小瑕疵,也讓成品並沒有那麼完美,
為了製作出最完美的麵條,我們決定改以重量的方式來測量麵粉用量,
以便更為精確的掌握麵粉和液體之間的比例.
同樣的步驟再來一次...
這次我們用中筋麵粉混入了些許的全麥麵粉,以期能夠做出類似蕎麥麵的滋味
由於精確的掌握了麵粉和液體之間的比例,
這一次所產出的麵條,真的是非常的完美,非但表現呈現出光滑狀,
麵條本身也相當有韌性,絲毫不遜色於坊間訴求功夫勁道的拉麵口感喔!!
將麵條下鍋快煮個5~8分鐘,就可以起鍋料理了
這次則是用預先準備好三杯雞與湯汁來拌麵
完美的成品:三杯雞乾拌麵
自己最喜歡吃乾拌麵,也只有乾麵才能夠品嚐得到麵條的原始風味,
就這碗自己DIY的麵來說,麵條勁道真是沒話說,滑順Q彈,
又加入了些許的全麥麵粉,著實也讓麵條有著日式蕎麥麵的範兒,
同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這次的成功,也讓自己對於麵粉的配搭,有著無限的想像空間,
等不及要繼續下一次的製作囉!!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液體的材料可以天馬行空的自行搭配,
但倘若使用諸如蔬果汁等有殘渣的液體,記得要將渣籽事先過濾,
以免造成出麵口的阻塞...)
實做三:菠菜蔬菜麵的製作:
其實DIY做麵真的還挺有趣的,那不單單是為了吃的目的,更多的,是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在意猶未盡的雀躍心情下,自己又一時技癢的製作起蔬菜麵,
以下大致是製作過程的圖文描述:
首先要選用製作蔬菜麵的菜種,一般而言,大多使用的是菠菜,
原因很簡單:除了菠菜的味道較重之外,蔬菜本身的顏色夠濃,混合出來的色澤才會誘人.
(這幾天延續著油品風暴的食品安全議題,居然一路延燒到麵條的品項,
坊間的某品牌製麵大廠,居然也涉嫌使用"銅葉綠素納"混充天然葉綠素,
摻入他們所生產的蔬菜麵中,企圖讓蔬菜麵的色澤更好看,保存更持久...
有時真納悶,其實這不過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將菠菜榨榨汁就可以做到的事,
為何又要搞一大堆化學公式的那麼複雜呢?
如此想一想,在連一些著名品牌都會出包的時代,凡是能DIY的話,還是自己來最保險...)
蔬菜汁的製作,最好是有榨汁機,因為菜渣一定要瀝乾淨,以免堵住出麵口.
在家中沒有榨汁機的情況下,自己先用果汁機打碎菠菜,
再利用泡咖啡的濾紙,進行蔬菜汁與菜渣之間的分離,效果同樣是不錯的.
完成蔬菜汁的榨取後,就是準備中筋麵粉的份量,
這方面就看個人想要製作多少份量,按說明書上所指示的"黃金比例"來搭配就沒錯了.
一切都準備就緒後,就可以開始啟動製麵機製作囉!!
誠如上圖所示,可以依序的看到麵粉與蔬菜汁混合的情況,逐漸的從白麵粉染成墨綠色,
那種色澤,好像是芥末或抹茶的樣子,是相當吸睛的顏色.
攪麵程序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出麵了,我這次選用的是細版的扁麵(陽春麵)壓模
將麵條按適當的長度裁切,一團一團的置放,就大功告成了.
看看這個麵條的色澤,沒有任何色素的添加,當然也不需要加甚麼"蔬菜香精",
也絕對不會發生諸如"蔬菜麵條裡面沒有蔬菜成份"的荒謬情況...
這才是真真實實的養生蔬菜麵,看來,在這個時代中,想要吃到名實相符的食材,
大概只有自己DIY這一途了...
您說難做嗎?一點也不,只要將原料準備好,one touch就可以完成的事,再輕鬆不過了.
製作好的麵,也不需要立刻吃完,其實可以先行放到冷凍庫去保存,
等到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煮個5分鐘就可以了,非常方便吧!!
綜言之,想要在處處隱藏著食品危機的年代下,吃得既養生又安心麼?
還是期待著與小孩子們同樂,享受親子合作DIY的樂趣麼?
又或者純粹只是一時技癢,希望圓個做大廚的願望?
不論出於甚麼樣的初衷,相信這部"九陽多功能製麵機",絕對會是您不二的最佳選擇.
心動了麼!還等甚麼呢?馬上到九陽的官網進一步了解吧!!
九陽(Joyoung)官網 http://www.joyoun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