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正好>>是由珍妮唐涵(Jenny Downham)暢銷小說<<16歲的最後心願>>所改編,
故事乃敘述一個罹患癌症末期的16歲女生泰莎(達科塔芬妮 飾演),
為了讓僅有的歲月活得精彩,於是列了一張清單,
希望能夠在生命終了之前,將人生做個瘋狂的結束.
劇情說起來相當的簡單,兼具著小清新的青春戀愛風格,
算是個愛情小品,但卻發人深省的佳作.
其實這部電影最令我感動的,是在癌症少女泰莎對於人生的態度,
一般來說,當我們社會中看到一些關於癌末病人的報導時,
通常都是甚麼樣的型態呢?
是不是都把病人描述得相當痛苦,但病人本身卻不屈不撓,
勇敢的對抗病魔,尤有甚者,還會出來呼籲大家熱愛生命甚麼的...
或許是出於某些公益的理由吧,
但事實上,你會發現,那些報導根本上都是一種偽善,
對於病患本身,其實也是相當殘忍的,
當他們恐懼著死亡,感受著病痛的同時,
還要他們出面來訴說著不痛不怕的心情,這部殘忍是甚麼呢?
而這樣的理由,也正是泰莎會在接受採訪時脫序演出的原因吧!
對身為癌症病患的泰莎來說,她要的不是眾人的憐憫,
而只是單單純純的想要他人同等對待的眼光而已,
只有不被當成是病人來對待,
則病人本身才真的有可能得到屬於她的生活.
對泰莎而言,她從不去想著人生還剩下多少時光,
只希望每天能夠活得精彩,做自己還想要做的事,
或許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死亡,
但在這瀕死的過程中,
她無疑的也一步步的成就了自己的完滿,
可說是死而無憾了.
就好像劇末所說的那段對白一般:
人生,就好像是一系列瞬間的組合,
有多少刻的瞬間,無關緊要,
重要的是在僅有的這每一個瞬間當中,
是否曾經極其璀璨,那才是真實的價值所在.
於是乎,珍惜成了人生是否無憾的關鍵,
給你個永恆,倘若不懂得珍惜,終究也是個虛度的空集合;
相反的,學會活在當下,縱使生命僅剩下一刻,
也足夠照耀出無盡光暉了....
有時候想想,
為什麼"珍惜"總是會發生在一些將死的病人身上呢?
其實也未嚐沒有道理,
因為只有瀕死的那一份窘迫,
才能夠淬發出懂得把握當下的情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