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澱粉事件,再次讓全民重視起吃的安全.
繼前幾天的芋圓,粉圓,雞排裹粉之外,
這兩天又持續爆出連大家經常接觸到的小吃:
如肉圓,碗粿,以及粿仔條等,都被驗出了含有毒澱粉--順丁烯二酸,
更令人無可置信的,以肉圓為例,毒物專家表示:
吃一顆肉圓,就已經超過一天可以代謝的量,
假若一天吃上個20顆肉圓,可能就有立即需要洗腎的風險,
這樣的添加,被毒物專家說成像是在服毒自盡一般,
只能說這些商人的營利手段,簡直就跟謀財害命沒有兩樣.
其實,追根究柢,近年來食品安全頻亮起紅燈的原因,
就像影片中阿基師所說的:
人家幾千萬都賺走了,被抓到後,頂多罰個1500萬,
外加關個一年兩個月,誰會怕阿?
沒錯,其實就是一個罰則太輕的問題.
這不禁又讓我想起了,
上個星期甫跟學生提到的"罰金或成本"的案例:
舉個非法擺地攤的例子,非法在路邊擺攤,
每天都會被警方取締開單,金額大概每天2400左右,
但相較於向其他地主租騎樓地擺攤,
顯然這樣的罰金,還更便宜許多,
因此,久而久之,這樣的罰金,也就成為非法攤商擺攤的成本,
攤商樂於繳納,因為他們認為繳了就可以擺攤,
而政府當初罰款希望達到禁止擺攤的初衷,也因此形同無效,
這就是最典型"罰金費用化"的例證.
相仿的,何以當今黑心食品層出不窮,
原因也正在於暴利和罰則之間的對比,實在是太過懸殊了,
當產品得以透過摻雜低廉化學原料而大幅降低成本後,
基於成本考量,商家進貨意願大增,出貨量激增的情況下,
所能夠牟取的暴利,對比被政府逮到的或然率和罰則相比,
基於唯利是圖的思維下,用非法原料的誘因實在是太大了.
"被抓到,頂多就是罰點小錢,關個兩,三年就出來了,
而且又不一定會被抓到,但倘若幹這一票大的,
一輩子都不愁吃穿了...."
就是這樣的僥倖心態,才造就了這些黑心食品的蔓延.
因此,要如何導正這般的民生危機,其實也相當的簡單,
但就看立法者能不能抵擋相關商業遊說團體罷了.
方法就是:一個"累進罰金"的概念,
就像是所得稅的累進稅率思維,
當代的罰金制度,已不能夠再是一種定額的思維,
而必須是得以按個人財富的比例,進行浮動的調整,
才能夠真正的遏止那些不肖的商人.
舉個例來說好了,現在開車在路上,
經常可以見到一堆名車,跑車呼嘯而過的場景,
就算是經過測速照相點,他們也很少減速,
因為對他們而言,幾千元的罰金,實在只是小case;
但倘若今天的罰金,是按個人身家財富來進行處分,
則動輒數十萬,甚至是數百萬的超速罰單,
看他們是否還能夠如此猖狂呢?
當然,相信這樣的立法建議,
可能立刻又會遭到一些所謂"人權團體"的反對,
認為那樣恐怕會侵害諸如財產權等基本權利.
但就像支持與反對死刑的論辯一般,
在保障了違法者相關人權的同時,
受害者的人權,又該如何去捍衛呢?
當我們眼睜睜的看著那些不肖商人荷包滿滿,
只不過區區幾百萬的罰款,加上頂多2年的牢獄之災,
而廣大的消費者,將這些有毒的食品吃下去,
那些損害而不可逆的健康,又有誰來為我們討公道呢?
最後,還真要套句阿基師的話:
這些人抓到後,真的直接抓去槍斃算了!!
PS:在此分享毒物專家辨識毒澱粉的小撇步:
1.順丁烯二酸的添加,主要目的在於讓澱粉製品,
在任何的溫度之下,都能夠保持Q彈的口感.
因此,假若冰過的番薯粉製品,口感還是幾乎沒變的情況下,
大概就很有可能添加了順丁烯二酸.
2.就像阿基師在影片中所說的,
其實實際天然的食品原料,就算是再頂級的廚藝,
有時候能夠做出來的Q度,大概也相當有限.
因此,倘若自己吃到的餐點,有著特別Q彈的口感,
那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加了這些毒澱粉的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