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餡樣樣漲 陳保基:何不食茄子--YouTube
昨天見到這則新聞: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在接受黃昭順立委質詢的時候,
當委員問他:"粽子漲價了,端午節到底要吃甚麼?"
陳保基主委的回答是:"端午節除了粽子,還有"茄子",這些是應景的"
此話一出,可想而知的,立刻引來各界的負評不斷,
各家媒體大多以"陳保基建議大家端午節不吃粽子改吃茄子"
而網友們也紛紛以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以及"腦殘","腦補"等字眼加以抨擊,
認為現在的馬政府已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
但倘若大家願意多接收相關的資訊,還原其談話的原意,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解讀也說不定:
就拿向來批判國民黨政府不遺餘力的自由時報報導來看,
他們所下的題標是:"離譜!粽子貴了 陳保基:改吃茄子"
但端看文章內其質詢的回應內容,就可以發現,似乎和題標的離譜對白,有著一定程度的落差.
(值得欣慰的,是儘管標題比較聳動一點,但就報導而言,
還是忠實的還原了質詢的原貌,並沒有無中生有的情況發生...)
當天中午和爸媽聊起這則新聞,本來自己也是順著媒體報導的口吻,
說著現在的官員真好笑,叫人家端午節粽子貴了,可以改吃茄子.
沒想到媽媽立刻回應著說:是阿,端午節本來就要吃茄子.
我想這和媒體所報導的"吃茄吃到秋條,吃菜豆吃到老老"的俗諺應該頗有相關,
這也才了解到,原來端午節除了粽子之外,還真有吃茄子這個習俗阿!!
(我想年輕一輩的,應該大多沒聽過這個俗諺,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如此的習俗,
才會誤解了"不吃粽子吃茄子"的意涵...)
如此看來,陳保基主委的這席話,多少有遭到斷章取義之嫌,
但細數過往,馬政府執政之下,已經出過多少讓人批判為"晉惠帝翻版"的發言阿?
我認為,官員的發言,說出真實固然重要,但如何讓人民聽得有感,顯然是更為的緊要;
換言之,發言必須兼顧的,是忠實陳述,以及穩定民心的修飾之語,
單單總認為自己的原意遭到曲解,但又不加以思索為何和人民有著如此落差的官員,
基本上還是不及格的...
也許大家會說:當官也太難了吧,好像怎麼說都是錯?要顧及的面向也太廣泛了吧?
我的回答會是:本來就是這樣阿,不然,納稅人花那麼多錢請您來做啥?當爺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