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那麼巧?
每次姊姊從美國打電話回家的那一天,
總是正為了家裡面老人照護的事情而不悅,
有時候自己的撰文只是恰好用剛發生的事件作引子,
並非有所指或有其他含意,
只是希望透過就事論事的文章,
一方面道出老人照護的普遍性問題,
另一方面自然也是自我的一種心情抒發方式....
畢竟誠如自己曾說過的:
真理正是在不斷的思辨當中而確立,
唯有不懈的批判,才能夠達到良善的境界.

 
這也不是甚麼新鮮事了,
每每爸爸總是擔心爺爺會營養不良,
故總會為他準備豐盛的餐點,
明明爺爺就喜歡吃蚵仔湯,
沒想到爸爸買回來後,
爺爺就一直碎碎念,
一下子說一碗湯50元太貴,太浪費,
一下子又說怕自己尿酸過高,不想吃蚵仔,
這種無止盡的"唸功",除了讓人無所適從之外,
也著實令人相當的煩躁...
當然,先前也曾經說過,
照顧爺爺奶奶是種無法割捨的責任,
但某種程度而言,
多希望他們別對真正在身旁的照顧者那麼殘忍,
每每總是將家庭氣氛搞僵,
讓日子就像是度日如年般的難熬阿....

不過,每次遇到這種事,
爸爸總是會說:你也知道爺爺的個性就是如此,
這叫做"老人孩子性"..
基本上,從生理的角度而言,我同意這句話,
誠如俗語說的:返老還童....
老人孩子性確實有其普遍性,
但我認為小孩子與老人相較起來,
或許具有相仿的性格與行為,
但大人對於小孩子有全然的管教權,
認為不對的事,可以直接告訴或斥責小孩,
但對身為長輩的老人,這可能嗎?
至少在我家不可能,
這就說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當晚輩與長輩之間缺乏了理性的溝通,
某種程度而言,
長輩根本就不懂得用同理心來對待晚輩,
依舊循著一種自以為是的權威,
依舊奉行著傳統上而下的思維,
久而久之就導致了今時今日的負面效應.
換言之,學不會相互尊重的兩代,
說再多都是白搭....

 
我想,正因為面臨著如此傳統與現代的思維衝擊,
才使得現在的獨居老人那麼多,
當長輩完全無法重新省思當代家庭的型態變遷時,
不懂得以同理心相互溝通,
只會一昧的將晚輩當僕人的心態,
試問現代人又有多少人有那麼好的脾氣來逆來順受呢?
所以說,只懂得享權利而不盡義務的晚輩值得議論,
但絲毫不懂得體諒晚輩的長輩也不值得同情,
往往最終搞得無伴終老,搞得像天煞孤星,
再來怨天尤人,實在也怪不了人,
畢竟這也是咎由自取的結果....

最近不是出了本談論小孩教育的書籍--虎媽的戰歌嘛,
想想也許自己的文章彙集一下,
也能夠來本虎媽戰歌的老人版--阿彥的戰歌,
相必精采度也不下於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