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的毒飲料事件,再次讓國人重新省視到吃的安全問題.
很明顯的,其實這與先前的三聚氰胺,美國牛肉,
以及日本福島輻射危機雷同.
都是屬於風險社會下的專家系統失能所引致.

 
誠如有位call-in節目的民眾所說的,
我們主管食品藥物的機關,名稱是"管理"局,而不是"處理"局,
管理所重視的,該是事先的預防,而非事後的消極亡羊補牢,
因為不論從哪個角度看,事先預防絕對都勝過事後補救.
(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如果事先能夠有個稽查制度,
則這樣的有毒產品根本就不太可能流入市面,
而消費者也就不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喝進身體中.
而從業者的角度而言,因著不察少數不肖的廠商,
事後又沒有積極的公布店家與飲料的完整資料,
讓現在消費者大多人心惶惶,總以為所有的飲料都有問題,
試問這對於廣大守法的業者而言,炎炎夏日居然作不了飲料生意,
豈不是更大的損失...)
想到這裡,不禁又想起一位當醫生的學長所說的:
台灣的健保制度很奇怪,總是將大部份的經費比重,
放在實際治療疾病的用途上,對於整個預防醫學的體系建立,
則是相當的缺乏,
但就健保上希冀做到樽節開支而言,其實"預防真的勝於治療",
譬如大家如果能夠多點戒菸與預防三高的概念,
長期下來,或許就不會有那麼高比例的心血管疾病產生,
然相較事前預防醫學的宣導與事後進行心臟相關手術的經費相比,
答案實在相當明顯....
在科技化的社會下,倘若政府永遠不明白預防勝於治療,
則相信未來源自於科技化的各方災難,將會源源不絕而來.

 
看了一個晚上的新聞,終於大致了解了這次事件的始末,
主要便在於原先用於果汁類的食用起雲劑,
被上游原料商換成了不可食用的塑化劑(DEHP),
因為兩者的效果差不多,都是可讓果汁呈現濃稠狀,
所以才讓廠商從中牟取了暴利.
換言之,我們只要在點茶飲的時候,
儘量避開含有果汁類成分的飲品,
(尤其是用濃縮果汁所調製的飲品最危險)
大致上應該就不會喝到塑化劑,
當然,我也希望食品藥物管理局能夠負起責任,
別再告訴大眾,吃到甚麼樣的劑量才會對人體有害,
一副大事化小的樣態,說穿了只是詭辯,
畢竟光是讓不可食用的原料摻入民眾的食用品中,
就已經是嚴重的失職了,遑論其他...

哀...有時候想想,現在要喝到杯天然的飲品還真難,
標榜天然果汁的店家多半用濃縮果汁,
甚或連現榨果汁的店家,都會先加一匙糖,以增加甜度,
縱使自己買了蔬果想榨汁,也還得擔心有沒有農藥殘留的問題.
在充斥著化學原料的世界中,
想想還是天然的尚好.....但...天然的何在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