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保護孩子的理由,希冀讓他們得以在更為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對於提供給兒童閱讀的故事,
總是不免付諸改作、添加些大人們所企盼的元素在其中。
一則是為了淡化情節中的恐怖因子,
另則頗有企盼塑造孩子成為「大人心中所期待的那個模樣」。
那麼,箇中元素是甚麼?
以本片為例,就我的觀察,可歸納出兩點:
首先,您會發覺劇中的反派角色,並不存然是十惡不赦的邪惡純粹,
其實在她心中、甚或回顧其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幾乎處處皆可窺見動機良善的光明面,
這象徵著「人性本善」的意涵,彷若告訴孩子們,
即便在人生的路途中曾經迷惘、甚至誤入歧途,
只要不改其善良初衷、願意及時回頭,正道之門永遠為其敞開。
其次,是「家」的元素與圓滿意象,
浪子縱然願意回頭,也得端看要回到哪裡重新開始,
而「家」往往就是不二選擇,
畢竟那是個得以源源不絕提供孩子們試錯的場域,
頗有種呼喚圍繞在其身旁,
讓他們知悉無論在外頭遭遇到怎麼遍體麟傷的挫敗,
只要願意回到家中,一切方可不藥而癒。
唯有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才會在萬念俱灰的情境下,
選擇遁入邪惡勢力,甘願淪為魔鬼的附庸。
藉由對家庭意識的構建,
一方面在鼓勵孩子不要畏懼失敗,
橫豎都有個點盞燈等著自己的家人,準備好雪中送炭,
另方面無疑也在提醒大人們,
如何營造令人備感溫馨的家庭氣氛,會是孩子們適性成長的關鍵。
無奈,隨著反對「情緒勒索」的風氣日漸,
人們漸漸對於所有權威的附加,失去服從的意願,
致使大人們所精心策畫的教養,
屢屢被指責為是刻意在引導孩子們走向特定的道路,
反淪為一種不尊重孩子的「道德罪」,
讓諸此童話故事的修飾改作,
也就變成是粉飾太平的「童話布」,宛若父母對於孩子的愚民教育。
端看近年來各種童話故事的原始版本被出版,
毫不掩飾地呈現著亂倫、殘暴因子的故事,
赤裸裸的成為孩子們的讀物,可見一斑。
不評論諸此的變遷是好或壞,
只是感嘆著往昔寓教於樂的用心被糟蹋,
親情之間走向陌離,似乎也就一點都不意外了。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擅長撰寫恐怖故事的艾力克斯,
在家中舉辦一場恐怖派對卻無人與會,讓他感到氣餒,
決意撕了自己的創作,但就在摧毀的當下,
卻遭到女巫的綁架,來到了暗黑童話世界。
女巫原先想殺了他,但知悉他懂得寫出恐怖故事後,
央求每天都要講個故事,來換取生命安危。
很幸運的,艾力克斯在女巫的書房,找到一名「獨角獸女孩」的筆記,
當中記載著詳實的脫逃計畫,於是艾力克斯便如法炮製,
在迷暈女巫之後,準備展開大逃脫計畫。
沒想到,女巫就是當年的「獨角獸女孩」,
她在順利逃脫第一代女巫的魔爪後,返回到家中,
卻不料家人早已不在,失望之餘,才讓她決心重返魔界,
並洞悉女巫在聽了恐怖故事後都會昏睡的特性,
用計將她囚禁在密室中。也正是出於這個理由,
才需要艾力克斯的恐怖故事,讓第一代女巫能夠繼續安眠。
在沒了恐怖故事壓制原始女巫的情況下,兩名女巫展開激烈廝殺,
艾力克斯與友人則藉此機會逃出,回到了溫暖的家中。
望著父母殷切期盼的眼神,艾力克斯彷彿懂了,
友情或許重要,但沒有甚麼能夠取代摯愛的父母,
只要家庭溫馨和樂,就不再會感到寂寞。
於是,罔顧他人異樣眼光,
在父母的支持下,繼續著他的恐怖創作之路。
從故事中可知,女巫曾經也和艾力克斯一樣,
逃出邪惡的魔障,企盼著重新回歸正軌,
但或許是被家人們當成是異端,在遭到狠狠的遺棄之後,萬念俱灰,
使得善念逐漸逝去,剩下使壞的諸種念頭。
假若能夠有個家人在彼此等待其歸來,
或許書中那名「獨角獸女孩」的傳奇,會更加的勵志吧!
家,在童話故事中的魔力,不言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