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下的善與惡,向來是人類學界熱議的焦點,
性善與性惡說背後皆有其完整的推論邏輯及經驗論證,
然誠如電影的核心意識,
人性更有可能的真實樣貌,是以『中性』的靈魂存在。
靈魂帶有可塑性,原始狀態未涉有善或惡的元素,
一切端賴成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
養成一己之於社會集體的道德準則,
據此才有善與惡等諸種評價產出。
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藉由轉念,
靈魂確實得以『立地成佛』的洗滌,
但社會善惡判準存在著積累的路徑依循,
一旦蹈入邪惡的不歸路,恐就積重難返的回不去了,
這或也是宗教與現實間、永遠難以跨越的藩籬吧!
電影根據小說《All Things Cease to Appear》改編,
儘管以老梗的『古屋厲鬼』作為開場,
然顛覆著過往的演繹,靈異的元素,在其中僅是配角的存在,
故事或許盡其可能的希冀強化今昔之間的連結,
但平行時空下、兩段生活主體的陌離性,
讓寄居在老宅的幽靈就只是一個觸發的引信,
終究深埋於劇情下的爆點,
仍圍繞於主角喬治與凱薩琳這對怨偶之間。
如此的鋪陳,也許失去了探索人物因果關係的樂趣,
對熱愛懸疑推理的影迷來說,可能感到索然無味;
然而,能夠在既有的老梗之上,
重新建構迥異的演繹手法,並帶入更多人性關照的元素,
使電影添增人文的縱深,仍不失為一部佳作。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故事始於一對看似甜蜜恩愛的夫妻,
丈夫喬治甫獲得大學任教資格,準備從都市舉家搬到鄉村,
習慣了都會生活的妻子凱薩琳,對於遠離喧囂的生活感到惶恐,
或有那麼點先入為主的抗拒,讓彼此打從住進新居的那一刻,
就已然種下日後婚姻不睦的導火線。
當其在社區博物館窺見住家的歷史沿革後,
知悉原屋主種種家庭破碎情事,更顯得不安與焦慮。
當然,真正致使妻子陷入迷亂的,還是喬治的『渣男』行徑,
從慾求不滿的出軌勾搭維利斯、阻絕凱薩琳的人際交友圈、
甚至最終還被揭發偽造教授推薦函、
為封口狠心殺害系主任與妻子閨蜜的情事。
有這樣的『狼君』相伴,縱然蟄伏已久的厲鬼有多麼恐怖,
或也自嘆弗如,驗證著人心一橫,真的比鬼還要恐怖啊!
原屋主一家的滅門悲劇,對照著喬治嗜殺凱薩琳的慘案,
外界看似深受著古屋冥冥中的詛咒所引致,
不免讓鬼屋蓄積更恐怖詭異的面紗,
等待著下一任房客蹈入命運的輪迴。
但實際上,古宅與歷史經驗皆只是客觀的存在,
真正主導自我生命軌跡的,終究掌握在個人主觀意識,
如何妥適的經營夫妻間的家庭關係,
將諸種會令人陷入妄想的負面元素影響降至最低,
便能跳脫箇中的宿命。
換言之,並不是古老悲劇的軌跡,迫使住戶們走上相同的道路;
相反的,人們自己能夠選擇,是否要為常年的悲劇再添新的篇章,
只要夫妻彼此間坦誠以對、沒有絲毫的秘密隱藏在感情之下,
則縱然厲鬼再怎麼利害,以難以撼動人們想要達成的生活型態,
正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大概就是這麼意思吧!
但無奈啊!端看電影結局中的那段箴言,其實個人是認同的,
『因為有妳(的悲劇,指凱薩琳),我們的(暗黑)力量獲得增長,
(對古屋的恐懼)從微小的水滴,匯聚成一片汪洋大海。』
說易行難,要夫妻間坦誠相對,從古至今或皆是不可能的任務,
據此才會使每一代的相仿悲劇一再蔓延,
像是『咒怨』般的,最終凝聚成為無可顛覆的邪惡恐懼。
結局何其暗黑、但卻也異常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