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老闆撰寫環保局質詢稿時,由於主題擬定為PM2.5的防治,

因此為他擬了諸如柴油車加裝濾煙器,工廠生物納膜抑塵技術等題材,

又根據近來大甲媽祖遶境,PM2.5經常性呈現紫爆的情況,

於是加擬了不少關於宗教儀式引致PM2.5升高的素材,

擺明了就是希望各個宗教能夠有所節制,別釋放太多污染元素.

  

其實在將質詢稿送出去的當下,自己心中就不免納悶著:

由於平日服務處所接觸到的人,有一半以上皆與宗教脫不了關係,

簡言之,就是支持者幾乎都具有宗教色彩...

想著,老闆真的會將自己的質詢稿內容全部用上嗎?

果不其然,老闆最終並沒有將宗教PM2.5防治作為議題來詢問.

這理由自然不難理解,為的是以和為貴,不必為了此事與宗教人士結上樑子,

但端看隨後其臉書的選民留言,多的是希望他能夠將宗教汙染說出,

顯然的,在這個議題上,民代與民意之間,或許是相互悖離的.

 

我始終相信多數民眾對於鑼鼓喧天,鞭炮齊放的宗教遶境儀式,是感到厭惡的;

但無奈的是,在地宮廟的管理者,卻往往是握有著選舉勝敗的動員能力,

因而讓民代們犯不著與他們槓上,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了隱忍不發.

如此的民主弔詭現象--為民發聲,可能得罪組織動員系統,最終選不上,

或許就恰可說明了:何以政治人物往往都是"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

理由很簡單:

沒選上前,滿腹理想經綸,

總認為自己選上後,憑藉著法律所賦予的職權,必能有番大作為;

但可惜,選上了之後,首要的任務乃為連任做準備,

於是不得不以最適的勝選軌跡,來經營自己的任期,

這箇中的勝選軌跡,指的往往就是各種組織動員系統.

是故,諸如柯P選前喊"居住正義",選後卻嚷著"打房台灣會完蛋",

箇中的落差,相信正是理想與現實的折衝所致吧!

 

有時候我自己總是不時的在想:

倘若真有個政治人物,從來就不以連任作為考量,

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絲毫不怕得罪任何利益相關集團,

則這樣的人,會再次當選嗎?

顯然的,這會是一個民主政治成功與否的指標,

畢竟倘若每個國民都能夠站在公義的立基點考量,

相信類似的人物必然能夠持續當選的.

但可惜的是,這個例證絕對不會包含台灣...>.<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