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膽遊戲.JPG

典型香港恐怖經典「陰陽路」系列、以及「怪談協會」的綜合體,

透過幾個支線小故事的串聯,先行醞釀懸疑氛圍,

繼而於最後再統整情緒放大絕,以期帶給觀眾極致的恐懼饗宴。

然而,類似紛陳放射型態的敘事,如何起到漸入佳境的效果相當關鍵,

倘若觀影感受未能由淺如深的走入劇組所設定的路徑,則震攝的力道亦將大打折扣。

顯然,就引導情境的手法而言,

歐美仍不如東方來得細膩,僅有小品的格局,無法臻至鬼片的經典之列。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就我個人的歸納,幾則小故事看似離散而無交集,但究其情節而論,

卻緊緊的扣住結局的鋪梗,也就是對敵我意識的稀缺。

回顧各則故事:

貌似善良的問路小女孩原來是獵殺女巫的厲鬼、

以為是父子情深的故事,卻隱藏著綁架犯的峰迴路轉、

閨密之間的相互背叛、神父驅魔轉瞬間變成惡魔尋子、

自以為遭跟騷的女子可能早已亡故,從被害者轉為加害人…

搭配著最終邀集玩遊戲的發起人,原來是為求復仇而來的女巫,

所有的故事,都指向對於身旁人際關係的模糊難辨有關。

 

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電影中呈現的、觀眾們看得到的,

是表象故事所演繹出來的畫面,當真實的背景資料尚未導入之前,

單從人物彼此間的關係,人們容易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

從互動與親暱行為間,認定其間的關係。

但當真相揭曉後,高度懸殊的對比,著實才會恍然大悟的理解到,

原來至親態也可能存有陌離心,貌似忠良亦可能是窮凶極惡,

其實世間真正最恐怖的情境,始於人心難測的那種未知。

 

人際關係畢竟是雙向的,不妨捫心自問,

在看待自我周遭人際圈的當下,

心下真的全然都是正向與祝福的心思麼?

抑或時不時的會存有壞水、暗自以看好戲的心態,

來隱性詛咒著端看友人吃鱉呢?

或許從長久以來,

人們在探討閨密關係與兄弟情誼的問題時,早已有了清晰的解答。

大家或只是不願意去承認,

我們所面對的世界,關係是如此緊張且恐怖罷了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