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抱擁這分鐘"為2004年出版的作品,由鄭宇盛和孫藝珍領銜主演,

講述的是一對摯愛的戀人,在面對著阿茲海默症(老人痴呆症)侵襲的心情點滴,

劇情發想近似於同年出品的"手札情緣"(Notebook),

以及2014的"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就出版年來看,我想那正值韓國演藝圈所盛行的"絕症時代",

約莫從台灣開始崇拜起韓流,引入了第一部韓劇"藍色生死戀"後,

當時的韓國戲劇就習慣讓男女主角已罹患絕症來作終,

其中癌症是最大宗,而本片的失智症,印象中也不算太少,

總之賣的都是觀眾們的熱淚,在那個年代可說是讓製作單位樂此不疲的老梗.

而從近期茱莉安摩爾"我想念我自己"的大成功經驗看來,

類似的戲碼,在未來應該還不至於退流行,

預料將會持續有新作來衝擊影迷們的感性心靈.

 

然而,個人覺得類似的電影,不免的都存在著一個正反兩造的論辯焦點:

"究竟電影內容呈現出多少的疾病真相?"

電影到底該不該將疾病的全貌忠實呈現,以做為警世之用;

抑或是該杜撰一些浪漫情境在其中,以營造給人們些許的美好印象,

讓身處在病魔纏身的相關人等,能夠多點對抗疾病的勇氣.

綜言之,絕症電影所面臨的問題,即在於真實度的拿捏尺度.

我想這大致上分成兩派,以失智症為例:

未曾接觸過失智症的觀眾,每每觀賞這種寓愛情於病徵的電影,

總是不免存有著"男主角好深情","女主角好似林黛玉,有種病奄之美",

心下所編織出來的,是一幅充滿著濃情蜜意,山盟海誓般的憧憬缺陷.

然而,真實是如此嗎?

照顧一名失智患者,即使是再親暱的枕邊人,

單憑著一股至死不渝的傻勁,就得以圓滿的妥善照料嗎?

不妨去問問周遭曾照顧過失智症的親友,我相信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是:

"一人失智,全家發瘋..."

"明明才剛吃飽飯,就疾言厲色的指責怎麼都不給吃飯..."

"患者明明是至親,但表現出來的感覺,卻像是陌生人一般..."

真相,往往是殘酷的,

若非如此,社會不會出現那麼多手刃失智親人,而後再自盡的新聞,

(參閱:如果多一點親情...悲劇是否依然...

        [時事解析]王老頭判刑9年下的道德危機(20110923)

        [心硯影評]愛‧慕(AMOUR)--論愛的真諦與生命存在的意義)

您說他們不愛嗎?

不,我想是太愛了,正因著愛,才懂得在乎,

才會不忍摯愛去承受宛若失魂般的苦楚.

或許,這註定是一場悲劇,

但電影內的結局,是淒美;

而現實中的下場,卻是淒涼.

電影之於該疾病的意涵與功能,究竟為何,我想是頗值得大眾再行深思的.

 

回到電影本身,基本上是以愛情故事的格局開展的,

失智症只是其中給予男女主角的一種波折考驗,

因此整體情節可說是中規中矩,沒有著灑狗血般的刻意,

可說是少數類似電影中,令人頗為激賞的清新愛情電影.

自己尤其喜歡最終結局的鋪陳,

當女主角回到彼此初相識的地方,看見所有關心她的親朋好友齊聚一堂,

本或可以安排他短暫的恢復記憶,而後來個大擁抱般的happy ending;

但電影的意境顯然更為精緻,

安排女主角在似懂非懂的表情中,說了"這裡...是天堂嗎?",

一句話,道盡了箇中酸甜苦辣.

是阿...那裡該是天堂,

因為哪裡有愛,哪裡就是天堂,

能否再憶及彼此,已然不重要,

在乎的是,那份熟悉的感覺,始終都在...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