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飯店.JPG

自己酷愛東野圭吾的著作,

記得源起應是在觀賞電影「徬徨之刃」(The Hovering Blade)後,

端看其中對於人物內心刻劃的細膩,以及對於法治社會的無力控訴,

讓過去從來不讀偵探推理小說的自己,不禁深感震撼,

頭一回發覺到:原來虛構杜撰故事與社會寫實情境之間,

居然能夠存有著如此巧妙的融合,令人嘖嘖稱奇,從此之後就成為東野筆下的鐵粉。

 

然而,將現實情境納入到推理故事的做法,也未必獲得小說界一致的認同,

據此才衍生出所謂「社會派」與「本格派」的爭辯。

「本格派」認為應恪守著推理的基本原則,

循序漸進的鋪梗、佈線、而後進行脈絡的抽絲剝繭,

解謎的過程中是否存有更深層的人性意涵或社會指涉,根本無關緊要。

不過呢,顯然自己完全是「社會派」的擁護者,總是期待在故事閱讀完畢之後,

不僅僅被當中巧妙的線索安排給予禮讚,還希冀得以從過程中,

吸取到反思社會現況的養分,坐收一舉數得之效。

 

顯然,這樣的餘韻,是本格派所遠遠不及的。

本格派在抽離以現實為背景的架構後,撰寫上缺乏豐富素材的結果,

似乎只能透過填充一些與主線情節無關的支線故事,來擴充整體的小說篇幅,

其往往讓讀者在最終謎底揭曉之際,對於過程中無涉結局的橋段,

感到有那麼點走冤枉路的感覺,從而讓故事性流於鬆散。

儘管尚未閱讀本片的原著小說,但端看改編後的劇作,就令人感到些許的無力。

 

儘管如此,東野大倒也沒讓粉絲失望,故事重新詮釋了「連環殺人案」的定義:

過往,連環殺人的斷定,在於兇手慣以相同手法行兇,

同時於現場留下一致性的線索,預告著下一樁兇案的蛛絲馬跡,

藉由類同性的推論,假設了單一兇手犯下連環殺人的可能性。

然而,當偵辦模式既定,自然形成一種刻板印象,

令有心人士得以藉由當中的盲點,以虛構一名連環兇手的做法,

混淆警方的偵查方向,在其疲於奔命地尋找各個連環案件的共通點時,

再顯露出自己真正的殺意,讓人始料未及。

 

至於在具體的作法上也相當簡單,拜當代網路科技之賜,

彼此未曾謀面相識的陌生人,皆可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相互聯繫串連。

只要各個當事人殺意堅定,為求畏罪潛逃的契機,

相互以同一套犯罪模式、共同建構一名不存在的連環兇手,絕對存在著高度誘因。

畢竟現代輿論著重話題性,一旦連環殺人的消息既出,

必然衍生各種如小說般情節的推衍,此舉將引導偵辦方向朝著單一殺手的路徑前進,

而忽略了事實上是獨立案件的可能性。

嗯…相信類似的案件,未來將可能真實的在社會中上演,

屆時恐怕就會是「本格派」轉變成為「社會派」情節的發軔了。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