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深潛.JPG

近日網路上流傳著一段影片,是三商巧福牛肉麵後台廚房員工相互起爭執,

當中上司斥責沒有按照出餐的SOP出餐流程煮麵,

但卻也遭到下屬駁斥,不認為自己哪裡有錯,雙方僵持不下。

儘管未知真實的孰是孰非,但不妨去設想一個情境:

假若掌廚的下屬,確實未能按照標準作業流程出餐,

或許過程中按自我的創思,簡便了許多作業流程,

然其可能衍生出兩種結果:

其一,顧客絲毫吃不出其中的差異性,

則無疑省去了SOP與簡便流程之間的差異成本;

其二,客人發覺口味有所出入,進而提出投訴,

其所影響到的,可就是整體品牌的商譽問題。

顯然,箇中問題所衍生的效應,是可大可小的...

 

無奈的是,人們總是喜歡英雄,總期待著神蹟般的故事降臨,

好撫慰這個百無聊賴的世界,安定人們自認為無能的心虛感。

於是乎,您或會發現,

各領域中、那些慣以標準作業流程達致目標的事蹟,基本上無人在意;

人們真正喜歡的、期待的,是那種不按照牌理出牌,

縱情恣意遂行己意,而一再漠視規則,卻同樣能夠達致預期目標的情節。

箇中意涵,就好似東方武俠世界中,

最強的武林盟主,通常都不會是傳承於正宗的武術,

往往遭遇過奇遇、修煉過密典的登徒子,才是至尊無上。

當大眾皆以頌揚這種作為為宗,則類似本片中的奇襲情節,

被譽為是解救難民的經典之作,也就絲毫不令人意外了。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為了拯救滯留於阿拉伯世界的猶太裔黑人難民,

以色列特勤組以經營"紅海潛水俱樂部"為幌子,

派遣情報員進駐蘇丹,作為接應難民的據點窗口。

計畫施行的過程中,為了掩人耳目,不得已的真實經營起旅遊事業,

就這樣白天當導遊,晚上則做起協助難民出海的任務。

期間,探員們幾度遭遇來自蘇丹軍方的生命威脅,

但作為首領的,卻堅持在完全執行拯救任務的前提下,誓死不退,

並屢次以不按牌理出牌的策略,成功躲過軍方的追緝,

但此舉無疑將夥伴的性命,置之於度外,而遭致非議。

最終完美的達成任務,留名青史,完成了不可能的撤退任務,

首領也因此而博得堅持捍衛人權的美譽,令人褒揚。

但似乎從來都沒人去探討箇中的紀律問題,

倘若帶頭的個人執念,凌駕在標準作業流程之上,

把個人行動的好惡,看得比探員們的性命更加重要,

若因此造成傷亡、甚至任務因此而宣告失敗,

這筆帳又該怎麼算呢...

人們總是喜歡吹捧英雄事蹟,卻鮮少有人去討論服從紀律的重要性,

當一道不符己意的軍令狀頒下,

您會傾向選擇抗命做自己?還是確實遵從該有的指令規範呢?

 

拯救任務的進退之間,都是一種或然率的賭注,

遵循SOP與自創心法之間,都存在著達致成功彼岸的機會。

只不過箇中的差別在於,基於人們傾向褒揚玩世不恭的英雄之故,

兩者在失敗發生之際,所被詮釋的結局,也就大相逕庭:

謹守標準作業流程者,往往被批判為迂腐,不知變通;

反倒是我行我素者,博得雖敗猶榮,慷慨赴義的美名。

褒貶之間的心態相當奧妙,

畢竟人們總喜歡樹立各種標準作業流程,

希冀著人的行為得以像機器一般,有著規則般的可預測性;

但事實上在骨子裡的內心深處,卻是欣羨著能夠像隻老鷹一般,

掙脫一切既成規則,以自己的方式來實踐目標。

實在相當矛盾...

 

回到電影本身的評論,

第一印象讓我想起了奧斯卡最佳影片"亞果出任務"(Argo),

同樣的中東世界,同樣的人質解救任務,同樣的偽裝出擊,

但相較於"亞果出任務"的陰鬱風格,

以及更加訴諸民族大義的情節,觀影過程相對較為乏味煩悶;

本片將更多的篇幅著重在任務擘劃與實踐的過程,

多次與軍方間鬥智角力的橋段,令人不時陷入毛骨悚然頒的顫慄,

讓影迷們完全陷入到故事的情境之中,令人大呼過癮。

作為一部救援任務的電影,是相當令人激賞的!!

 

想看復仇者聯盟的美國隊長(克里斯伊凡,Chris Evans)

化身為情報員,執行拯救上千難民的不可能任務,

絕對不可錯過這部Netflix平台上的佳作。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