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突襲隊.JPG

"領錢最實在",這種再市儈不過的觀念,

卻成為當代最廣為人所服膺的共同真理,

何嘗不是歷經種種實戰情境所淬煉下的結果呢?

 

曾經,你我或都不是這般受金錢所驅使的唯利是圖,

總是在人情義理之間,選擇了某種自認為值得遵行的行為標準。

多數人選擇了義氣,認為基於人際間的情誼,

存有著為對方兩肋插刀、藉以報答曾經有過的恩情,也是係所當然。

然而,就像是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困境一般,

當人們本性中的猜忌浮現,發覺背叛彼此的恩義,

非但無害、甚或可能取得更佳境遇的情況下,

做出背信棄義的舉措,也就絲毫不令人意外了。

歷經幾回合的對弈後,人際間的信任基礎,從而便蕩然無存,

所剩下的,就是以利字當成作為誘因的念頭,

具體的說,"傭兵"拿錢辦事乃箇中的翹楚。

 

更廣泛的分析,傭兵思維得以在社會當中屹立不搖,

個人認為,時下所謂的"慣老闆"現象正是箇中的關鍵:

慣老闆總會以累積人情資本的理由,

諸如讓老闆更賞識你、讓同事更肯定你、讓自己更有學習的機會...

去盡其可能的擴大員工無償勞動的份哦。

但在極盡壓榨之後,當員工發覺,

所謂的人情資本不過就是個屁的時候,

早已為時已晚,因為老闆驅使下屬無償勞動的目的已經達成,

一旦員工看清了事實,剩下的只有兩條路:

一是自行離去;二是因反抗而遭到革職,

儼然是一種用完就丟的觀念。

讓人不時感到:

"倘若可以回到最初,甚麼義氣根本不重要,拿錢做事才最真實。"

 

將"慣老闆"的思維提升至國家層級,就成為所謂的"國家目的",

任何私人的兒女情長,擺在了國家利益的當頭,

都必須極盡所能的被限縮,以成全國家所預期下的終極目標。

然而,是否有人可曾問過:

為什麼國家利益必須要置放在個人目標之前呢?

為什麼自己一定得為了國家做出必要的犧牲呢?

這些疑惑,就像在問著慣老闆:

為什麼為了公司的存續,員工就必須共體時艱的作免錢工呢?

不待我說,相信答案已經很清楚,

類似的"國家目的",本質上就是一項最虛妄的謊言。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的開場,頗有"不可能任務"的風格,

一個歷經沙場滄桑的情報員,重新接獲老戰友們的徵召,

整裝待發的執行著捍衛國家安全的秘密任務。

無奈劇情走到了中段,卻從複雜的諜報片轉為真槍實彈的動作片,

在簡單的交代了我方頭目為幕後黑手,

為求了卻一己私慾而肆意犧牲手下之後,情報元素就此完結,

剩下來的就是一場又一場的狙擊格殺秀,讓劇情頓時顯得空泛不少。

一如本文前述所言,電影中的各該人物,

行為皆受制於某種人情義理的束縛,

引致於屢屢遭受到他方的背叛與攻擊,

儘管談錢傷感情,但端看自恃著恩惠、卻慘遭他人背叛的下場,

恐怕是更加的令人搥心肝吧!

 

本片被用以作為行銷的最大亮點,

莫過於是影星梅爾吉勃遜的兒子"米洛吉勃遜"(Milo Gibson)擔綱主角。

但說實在的,或許是近年來美國體壇與好萊塢的"大鬍子"明星太多,

引致於其造型並無太大的鑑別度,加上劇中角色得以發揮的空間有限,

讓電影整體的感覺平平,無法從中留下對這位星二代的深刻印象,

魅力與老爸相比,顯然還有一大段距離,

只能期待接續的作品,得以有著更突出的表現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