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立法院的工作已有月餘,本想著撰文分享一下擔任國會法案助理的工作經驗談,
但離職後隨即又一頭栽入最熱衷的影評創作,引致於一直無暇產出本文。
很湊巧的,期間有位網友詢問我關於立院助理工作事宜,
自己特別花了點時間回應,恰好以問答摘要的方式,梳理了助理職務的二三事,
藉此機會簡單扼要的先與大家分享,待日後重拾對政治的熱情,
再娓娓道來箇中的甘苦與感觸。
Q1、你喜歡這份工作的什麼地方?又有哪些工作上的挑戰呢?
A1:坦白說,我並沒有喜歡這份工作,
我個人對參與公共事務具有高度興趣,
起初也以為擔任立委助理可以一展抱負,但隨著時間推移,
才發覺其實這份工作只是一再消耗自己對政治的熱情而已。
工作上的挑戰,完全取決於適應立委個人的性格,
工作性質上比較像秘書,基本上根本沒上下班的區別,
老闆可能隨時交代事情,都得在限時完成,
所以我習慣隨身帶著筆電,隨時待命。
但這經常會讓您在休息時間,感到不舒服,
畢竟不是所有時間都方便回訊或做事,
事情卻往往相莫非定律一般,經常出現在最不方便的時候。
與各單位交涉倒是不會有太大問題,各部會都有設置國會聯絡人的機制,
基本上對助理都非常客氣(因為助理可對他們做評比),
只是有事交代下去,要資料或委託事項,都可順利完成。
Q2、你覺得立委助理的工作環境跟辦公室氣氛如何呢?
A2:辦公室基本上分為法案組與行政組,總人數約4-6人不等,
同事間相處都還ok,畢竟大家都會安排自己的份內事。
倒是組別之間的分工不會很明確,很多時候,
法案組也要支援行政組辦活動或選民服務。
工作環境方面,畢竟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設備自然是第一等的,
而且國會助理有些福利跟公務員差不多,
(如先前中華電信499軍公教方案,國會助理也可申辦...)
雖然薪水不高,但經常有委員的禮物可領取,
加總起來也算不無小補啦!
(委員之間都會互相送禮,通常都直接分給助理)
Q3、在做議題研究、分析的時候你通常會使用哪些資訊來源呢?
A3:質詢稿的撰寫,資料主要兩大部分:
一是向各部會索取最新業務資料,作為彙整更新數據之用,
另一則是立法院有個資訊系統,裡面有所有新聞報導與期刊資料,
基本上不必擔心找不到資料、不知從何撰寫的問題。
不過,通常立委最喜歡問的,還是最新的時事,
所以留意網路資訊也是挺重要的,
可以讓自己知道該擬些甚麼問題,讓老闆去詢問官員。
Q4、法案助理的工作跟人接觸的機會多嗎?會需要出差嗎?
A4:法案助理除了接觸到國會聯絡人外,
另外就是與想提法案的各個社團會有所接觸,
其他想接觸到人的機會,其實並不多,性質上有點類似研究工作。
想多接觸人,可能需要找立委地方服務處的工作,
藉由選民服務的機會就可以認識人,
但服務案的陳情人多半都很雷,絕對不會是你想交朋友的那一種人。
(換言之,不論是國會或地方助理的工作,可能會讓你遇見很多人,
但基本上都是點頭擦身而過的那種,
畢竟大家都是工作所需,想深交的並不多,多是點頭的泛泛之交...)
Q5、法案助理會需要幫忙推動法案嗎?又該如何協助委員推動法案呢?
是要聯繫其他委員或是立委助理?
A5:法案推動,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由民間社團提出,
他們會找相關親近、或對議題有興趣的立委來提案。
這種情況,社團通常會把整套的法案擬好,
我方只需要跟他們討論,略做微調即可。
另一種是修正案,通常是對現有法律做修改,
很多時候都是改幾個字或幾句話,
這種大部分是讓立委衝業績用的(給公督盟評鑑用的)
法案寫好之後,連署也很簡單,就傳真到各立委辦公室,
或者是到立委開會的場子,請他們簽一簽即可。
同黨的通常都會互相幫忙,有些甚至連看都沒看就簽,
才會有那麼多委員根本不記得自己簽過的事情發生。
總之,這份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唯一特性,就是"耐煩",
您或未必需要習得多麼高等的智識,
也不必擁有漂亮學經歷的加持,
然一旦頂不住老闆整天LINE個不停,一切都將是個枉然!
一如自己在部落格評論日劇所說的職場核心價值,
http://heartinkstone.pixnet.net/blog/post/226376081
"一種被需要的感覺",才是在同一職場讓自己願意久任的理由。
的確,工作所接觸到的人事物,屢屢成為每日新聞焦點的那種感覺,
很虛榮,也頗有滿足感,經常還能與親朋好友分享著政治事件的八卦,
對於熱衷公共事務的朋友而言,似乎沒有比這裡更加適合的職域。
而"國會助理",聽起來很威,
但細數工作內容來看,說穿了就是個打雜的,
若被交辦的工作與自我專長興趣相互悖離,
頓時會讓您感覺這份工作誰來做都一樣,
自己可有可無,沒有存在感,
箇中的疲憊,絕對讓您很快的離開這一行...
延伸閱讀:
立法院 法案助理 工作經驗分享--[心硯札記]--歡迎一起進軍立院,擔任國會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