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必要之惡",

為了讓良序社會得以順利運行,由多數選任出治理的階層,實有其必要性。

但相對的,屈於於少數、尤其是具有強勢作為的少數族群,

極可能會在多數忌憚其取而代之的預期恐懼心理下,給予嚴厲的隔絕處置。

放眼世界各個角落,類似的種族滅絕行動不在少數,

面對多數暴力的壓迫,少數族群往往習慣將自己武裝起來,

或為了推翻他們眼中的暴政,抑或只是希望能夠力求自保,

經常也必須讓其下分子接受嚴酷的戰技訓練,

以期讓成員皆變為殺人武器,在殺戮戰場中才能生存下來。

 

但這種以暴制暴的對抗模式,真是對大家最好的選項嗎?

還是當中不過只是上位野心家的另個統治陰謀呢?

從歷史經驗來看,週而復始更迭的野心家,往往是無法被顛覆的命定,

箇中的緣由為何,何以立意良善的抵禦強權初衷,

最終總是免不了淪為極權再臨的結果?

個人認為,當為政者沒有了愛與關懷,僅僅用一種工具論的功能取向,

將人們視之為遂行目的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的目的價值,

則為達目的不惜一切犧牲的想法,也就係所當然了。

而這樣的恐怖思緒,本質上與極權統治的頻率,根本毫無二致...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故事改編自亞莉珊卓布拉肯(Alexandra Bracken)的同名科幻小說,

敘述因著不知名的病毒侵襲,未來世界中多數的小孩子自發性的身亡,

存活下來的少數孩子,體內進行突變,而成為具有特異功能的一群。

政府忌憚於孩子們的能力,擔心統治權終將遭受威脅,

因而將他們關在集中營當中,以極權統治意圖馴化。

當中能力最強的露碧,因緣際會下讓兒童保護聯盟給拯救出來,

但具有讀心術的露碧,一眼看穿了聯盟將孩子訓練成殺手的意圖,因而逃離。

其後結識了連恩等同樣具有超能力的朋友,

共同尋找傳說中從集中營逃跑最多次者所建構的河東營地。

經過一番折騰、到達營地後才知道,

原來傳說的逃跑者,是統治者的兒子,同樣也是個超能力者,

因著對父親將其作為實驗工具的怨念,

於是希冀聚集所有超異能孩子,一舉推翻當前的政府。

但其手段之殘暴,比起建構集中營的政府,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讓露碧等人心灰意冷,重新回到了保護聯盟的懷抱,

畢竟比較起"用暴政來取代暴政",明哲保身的自衛方式或許鴕鳥,

但也不失為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多少是立基在"以人為本"的初衷上作為的。

 

分析電影中三股勢力分別所象徵的領導態度:

@當權政府擔憂世界中將被超能孩子所宰制,於是分野了正常人與超能者,

   一如當年納粹對待猶太人般的,採取隔離政策,將他們關進集中營。

   這種出於恐懼,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

   可說是統治中最要不得的模式。

   畢竟"物極必反",將異類族群逼急了的下場,就是自取滅亡吧!

@逃跑者透過匯集從集中營逃出的孩子,希冀利用他們的強大能力,

   徹底的去推翻對超能者不公不義的統治。

   或許所設定的結果是良善的,但由於初衷乃起源於對統治者父親的報復,

   像是星際大戰中所一再闡述的"黑暗面",當第一步始於黑暗的念頭,

   則接續所做出的一切行動,也都不再可能是光明的。

@兒童聯盟看似是正義無暇,立場上也的確以保護超能孩子為出發點,

   但其將孩子們以能力區分,用以作為不同功能性加以訓練使喚的方式,

   某種程度也許是必要之惡,畢竟要抵禦強大的敵人,自我防衛勢必得更加周全。

   但對於那些被選中之人而言,同樣是作為工具被操弄,跟待在集中營又有何差異呢?

顯然的,三種立場迥異的勢力,對稟賦著超能力的孩子們,

卻是只有一種悲劇的命定,擺脫不了工具化的宿命,讓人感到遺憾之至。

 

本片讓自己尤為欣賞的,是難得在如此生硬的科幻題材中,

添加了蕩氣迴腸的青春戀曲。

相信在結局中,露碧摟著連恩、含淚的將兩人甜蜜過往記憶抹去的那個橋段,

讓影迷們都留下了感動的淚痕吧!

對愛情而言,既然註定成為陌生人,

不再憶起彼此曾有過的點滴,或許才是最完美的結局;

否則,讓畢生最美好的記憶烙印在心底,

終身都懷抱著美憶而懊悔,那種心靈的禁錮,才更讓人抑鬱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