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明的騙術是甚麼?
是受害人被騙得徹底之後,尚且還要回頭感謝騙子的超卓技法...
俗話說得好:"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我們不妨藉由本片,分析此話的真確性:
吸金首腦藉由多層次傳銷的詐術,取得龐大的資金,
但顯然單單有錢是不夠的,他必須進一步的將違法資金洗白,
這時候政客們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了!
在一手獻上政治現金,另一手對違法情事網開一面,
達到互惠共榮的目標,則吸金首腦的戲份也就暫告一段落。
而政客們的演出還沒完,接續拿著龐大的政治獻金,
回過頭來向大眾、當然也包括被詐騙的受害者,
訴求自我改革金融犯罪的願景,並且矢言將吸金集團一網打盡;
強力放送的行銷結果,受害者反而還對政客獻上五體投地的佩服,並在選舉中給予支持。
這不就是"受害者反過來感謝騙子"的最佳例證麼?
坦白說,我個人一直不解的是:
為何屢屢在選舉的場子中,那些耗費鉅資、架設大型看板、舉辦大型造勢活動的候選人,
總是都會在民調中取得領先的理由?
選舉,哪件事不用花錢,除非當事人本身就是家財萬貫的天之驕子,
否則,經費的來源,不都是來自於商人給予的政治獻金麼?
又商人是從來不作功德的,凡是絕對在商言商,
當他們願意挹注候選人龐大競選經費,背後圖的是甚麼,我想,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別聽著財團在捐獻政治獻金當下,口中說著甚麼"支持青年才俊從政"的場面話,
捫心自問,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論起學經歷,廣大民眾多的是有著屌打的條件,
那怎麼沒見到財團願意無償挹注您參與公共事務呢?
說穿了,一切都是為了權力的操控。
所以說,若真心希冀民主政治能夠昇華至更為清明的層次,
則越是在選舉過程中大肆鋪張的,真的越是選不得啊!
西瓜千萬不能偎大邊,因為靠過去的大邊,是政商勾結下的一場騙局阿!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故事敘述騙徒黃智成的父親,當年因著製作偽造護照、協助吸金犯逃亡,而慘遭殺人滅口;
智成為了報父仇,多年來奔走調查的結果,發現實際上殺害父親的,是在地的一名檢察官,
以及一批收受吸金犯龐大政治獻金、甚至還有準備出來選總統的政客。
為了揭穿這醜陋的政商勾結,智成找來了當年遭受吸金詐騙、引致於家破人亡的被害者家屬,
組成一支騙子團隊,刻意的與檢察官搭上線,佯稱要共同逮住當年逃亡的吸金犯,
但實則是為了演一齣戲,將一干人等的罪行給揭露出來。
電影架構相當完整,從最初看似黃智成一人與檢察官團隊相互抗衡,
到最終原來是檢察官一人被完全的蒙在鼓裡。
反轉又反轉的情節,轉折得自然而不矯作,觀影過程令人大呼過癮。
加上團隊成員各有所長,易容、美人計、運籌帷幄、電腦天才、專職打手等各有職司,
讓人仿若有種看觀賞諜報片"不可能的任務"的快感,都使本片更增添觀影的亮點。
電影中,不斷反覆著一句詐騙的箴言:
"一旦卸下懷疑的心防,接續就會是篤真的相信。"
端看各種吸金詐騙術,不都是如此麼?
"先向您收取35萬的會員費,佯稱第一個月可以連本帶利還您10萬元,
接續著就得視您再找三個冤大頭,來發放相應比例的傭金。"
在這個詐騙話術下,第一個月絕對會按約定退回您10萬元,
目的就是要卸下您的心防,讓您從懷疑轉變為確信,好成為他們詐騙集團下的一份子,
繼續拉下線,繼續擴大吸金的規模。
呵呵...由這個標準看來,當今政府可說是最為拙劣的騙徒了。
一再的顛覆自己選前的承諾,就連讓人民卸下心防的前置作業都省下來了,
透過完全執政的多數優勢,哪管得了您信或不信。
究竟是這群政客的騙術太粗糙,抑或是權力已然大到得以赤裸裸的硬著幹,
實在讓人霧裡看花,絲毫摸不著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