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ica / Deep Burial / Half Life Official Trailer 1 (2017) - Dominic Monaghan Movie
一直在思考這部電影被譯作"半條命"(Half Life)的緣由,
畢竟是科幻電影,原以為當中會有甚麼生化人or複製人等角色,但事實上並沒有。
從當中主角憶及兒時祖母逝去經歷,以及核能清淨反應爐啟閉決策的對照之間,
就我個人的解讀,得到了人生的一半,其實都在選擇中度過,
而不斷選擇所構成的正反軌跡,便圓滿著你我的人生,儘管它從來都不會是完美的。
電影敘述在未來的世界中,因著核能災變之故,世界上歷經了一場生態浩劫。
然而,在新興科技的研發下,發明出一種可將核子輻射塵再淨化的反應爐,
在將其設置於全球各地後,經過輻射塵的回收再利用,
非但解決了能源問題,同時也讓環境逐漸回復至核子污染前的潔淨狀態。
就在一個聖誕佳節的前夕,一名核能安全檢查員Abby發現到某處的核子清淨爐失去監控訊號,
基於責任心使然,選擇一個人前往探勘究竟,
在前往該處基地後,發現只有一名管理員留守,駐點的博士負責人已不知去向。
兩人於是開始尋找博士的蹤跡,然在過程當中,Abby逐漸發覺管理員的形跡詭異,
似乎與博士的失蹤有關,據此揭開著清淨爐斷線的驚人真相。
(就不多加劇透了...)
說實在的,類似本片的結局梗,在許多科幻片中經常被援引,已然不是甚麼新鮮事。
或許是大眾普遍對於高科技,存在著高度的不信任感,
是故類似的情節,屢屢的將結局導向本該屬於正派的國家機構,
有所實情上的隱瞞,尚且都會認為是相當合理,
足見科技單位的透明化,恐怕還有相當漫長的一條道路要走。
不過呢...本片的創意之處在於:
透過主角Abby個人的兒時回憶,將父親選擇讓病重的祖母安詳逝去的決定,
用以同國家為了讓清淨爐得以持續提供大眾能源的前提下,選擇犧牲當地居民的政策,
相互間做了最直面的對照,據此誘發大家省思小愛與大義間,孰是孰非的論辯。
個人的選擇觀點,往往立基於感性的情感,
是故當Abby知悉父親居然決定終止癱瘓祖母的呼吸器時,始終無法釋懷與諒解,
畢竟與祖母間的那份情感,是她所無法割捨的眷戀。
但她卻不曾反向的去思考過:
持續給予呼吸器,僅僅維持著生命跡象,卻沒能有清楚的意識,
這樣的活著,真會更有意義與價值麼?
就好似在清淨爐是否持續運轉的抉擇上,
在地的管理員,因著個人與家人的生命安危,反對已出現輻射外洩的反應爐再行運轉,
但不運轉的結果,可能更形影響著更大規模的人類浩劫與災難,
這顯然是管理員所未曾想過的深層問題吧!
每一項抉擇,都有其背後相應的代價,
立基在小愛與大義的光譜之間,個人的選擇,始終處在光譜兩極間擺盪著,
沒有永遠的小愛,也不會存在始終的大義立場。
每個人,乃至於整個國家社會的發展軌跡,
也正是在如此不斷的正反選擇的激盪當中,拼湊出堪稱完整的生涯。
過程中,沒有一條發展理路會是完美的,
因為感性與理性交織下的人類,從來就不會堅定的走在同一條抉擇道路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