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HD](股市上萬點)等了15年!台股今上演萬點快閃秀--YouTube
睽違15年,台灣股票市場終於又再次突破萬點大關,就在這衝破萬點的當下,
偶然見到朋友在臉書發佈的動態,寫著"台股上萬點,馬英九不用負責嗎?"
雖說看得出是個戲謔語,但也著實的點出了一個真實政治的現況:
"在馬總統民調持續探底,早已跛腳的窘況下,打落水狗的現象,是再明顯不過了.
於是乎,"馬英九不用負責嗎?"一語,自然的就成為了揶揄者的口頭禪."
舉凡任何新聞事件,我想或許就連小狗溺水這般雞毛蒜皮的新聞,
底下也必然有人留下要馬英九出來負責的訊息...
然而,這"股市上萬點"的慶祝行情,是不是也要馬英九來負責呢?
當然是,而且這負責的背後,並非褒揚,同樣也是一種貶抑...
不可否認的,台股上萬點,某種程度是種經濟繁榮趨向的指標,
畢竟不論是外資或散戶,願意將資金投入在股票市場中,
就代表著對於台灣的產業取向,有著相當的信心與肯定,
這自然是政府政策努力下所帶來的結果.
但很顯然的,這樣的繁榮指標,卻並非雨露均霑,
就像今天媽媽興奮的說著股市上萬點這檔事,
我個人根本無感,因為我根本沒買任何股票,這才是關鍵所在:
股市萬點,最最有感的,當然便是外資與眾家企業,因為他們持有龐大的股票,
其次則是散戶,或說套牢,但向上的股價曲線,就足以讓大家滿懷希望,
而無感的,卻是為數最多,最為廣大的普羅大眾,
在未持有任何股票的情況下,漲到兩萬點也沒屁用.
馬政府之所以喪失民心,關鍵亦即在此.
或許有人會酸:"誰叫你不買股票,那是你個人的問題?"
但股市就好像是個販售門票的場域一般:
"你沒錢買門票(股票),根本連進都進不去..."
於是乎,這門票儼然就成為分野股市萬點有無感的關鍵所在,
在廣大上班族皆有著月光之虞的情況下,自然那就不會是他們所得以企及的獲利.
那麼,誰才是最大的獲利者麼?
當然便是有資本,甚至於有著訊息優勢的企業管理階層們.
就拿現下的股王"大立光"來說好了,一天可以漲個70點左右,
只要持有一張,當日進出交易,就可進帳7萬元,相當於22K上班族3個月的薪水,好賺吧!
但這好賺的前提,你得先要拿得出300萬的資本,才有可能賺得到,
沒有資本者,根本連想都不用想...而這就是台灣現今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主因之一.
也許過幾天,馬總統對於股市上萬點的行情,可能表現出沾沾自喜的態度,
但他越是如此自我感覺良好,只是益加顯示出政府罔顧廣大百姓福祉的事實.
面對這般貧富差距擴大的窘境,其實在<<二十一世界資本論>>一書中,
作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早有敏銳的觀察,並提出精闢的處方:
簡單的說,皮凱提認為:
當代最讓人難以接受的貧富擴大因素,一是"收租",二是"靠爸":
收租,不論你是當包租公,還是拿專利去出借,基本上都意味著"用資產去創造資產".
靠爸,乃站在父執輩構築好的社會地位上與他人競爭,不論就資金或關係,都高人一等.
換言之,不論是"收租"還是"靠爸",都是"用錢去滾錢"的資本遊戲,
一般沒有資本的人,根本進不到這個遊戲當中,
所以引致於貧富差距在既有的貧富水平上,正迅速的擴大中...
或許站在自由市場的角度,資本逐利的行為沒有本質上的謬誤,
但社會不是只有經濟,社會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場域,
既是集體的概念,我們就不能不去顧及普羅大眾的情境,
於是乎,基於社會的理由,貧富差距的修正,是絕對有其正當性存在的.
那麼,如何對這樣的窘境作修正呢?很簡單,就是課資本利得稅.
對此,皮凱提甚至更為極端的表示:
不只是一切的資本利得都必須課稅,甚至於在外國所投資獲得的利得,
也同樣都必須要課稅,如此才能杜絕資本家避走免稅天堂的投機行徑.
在台股上萬點的當下,社會絕對沒有樂觀的本錢,
而是更該誠惶誠恐的去了解到,萬點的背後,
顯示的,可是貧富差距更形擴大的趨勢.
方法呢,人家都提出來了,我們敢幹嗎?
看看每年審議基本薪資的時刻,工商團體揚言出走,薪資調幅就大打折扣...
看看近來的加薪四法,六大工商領袖面見行政院長後,一整個就軟掉...
凡事都河蟹,而且都是被資本家所河蟹,
這樣的政黨,還敢言說要向左走,要成為社會主義政黨,真是笑死人了...
但無論如何,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縱使是狗吠火車,還是不厭其煩的想告訴馬總統:
"既然還是一國之君,無論聲望再低,總還有著絕對執政的公權力,
任期所剩也不到一年了,如果真想要在台灣政治史上留名青史,
仰賴的,我想絕對不會是外傳的"馬習會",
更有可能的,會是相關資本利得稅的課徵,
反正在政壇上也一無所有了,還怕它個西瓜,就大刀闊斧的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