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台中市議會官網 考察園地 ; PTT(Disp BBS)
中天新聞》瞎!議員出國考察 報告只寫「妖受讚」-- YouTube
昨天在臉書上有朋友轉載這個在PTT上被議論著的議員考察心得報告,
上頭分別是台中市議員段緯宇先生到日本四國與中國成都"考察"後的心得.
日本四國的心得,只有三個字:妖受讚...
而中國成都的心得,則是:食衣住行都和我們不一樣,拉屎的茅坑都是用蹲的...
恩...雖說是簡單扼要,心得也算是頗為的精準,
但仔細想一想,這些心得其實並不需要大費周章,耗費大筆經費出國,
我想google一下,應該就可以掌握得更為精確了吧...
既是如此,又何必多此一舉的進行出國考察呢?
就當事人今天的澄清指出,他是故意這麼寫的,
目的在於突顯"為何直轄市議員出國考察需要寫報告,而立委出國卻不必"的問題.
我覺得,從好的方面來看,至少這位議員夠誠實,雖說心得只是短短的一句話敷衍了事,
但至少是出自於自己的手筆,比起許多公僕出國考察後,
事後居然上網剪剪貼貼出一篇偽心得,顯然還要更為的踏實些.
但從負面的角度來看,不禁讓我們反思:到底他們都在考察些甚麼?
考察之後,有為我們的環境帶來更美好的改變嗎?
個人認為,考察的目的,應該在於"見賢思齊"的功效,
換言之,也就是到比我們更為先進的城市中走走看看,思考自己的城市如何的去趨同,
這才是考察的本義與目的吧!
但很清楚的,以這次所呈現出來的兩個考察心得來看:
就他所去的中國成都,"拉屎都是用蹲的",顯然要比台中市落後許多,
那到底他們去那裏考察要做甚麼呢?
顯然的,這無異於暴露出一個昭然若揭的事實,那就是:
考察往往都是假,實質出國旅遊才是真...
說真的,或許有很多人會將抨擊的苗頭,指向泛公務員"假考察,真旅遊"的面向上,
但我一直覺得:合理的旅遊經費編列,並不是不行,而是必須予以法制化.
用法制化公開的將旅遊次數與預算編列進去,讓經費可以成為可控管的費用,
反而要比起屢屢假藉著出國考察名義,實質卻是在遊山玩水要強得多.
就像在公司當中,明著是無給職的董事,卻屢屢將經費單據拿來核銷費用,
總認為自己未知領薪水,凡是拿來報公帳是天經地義一般,
與其是這樣的無底洞,還不如直接給予常規性的薪資要來得實際一些.
換言之,當我們能夠將公務員的所謂出國考察法制化,變成是經常性的旅遊福利,
則雙方都不必再上下交相賊的相互偽善:
一來國家可以將考察旅遊預算常規化,
而公務員們也可光明正大的出國走走看看,
更不用寫這些聊備一格的荒謬報告,豈不是皆大歡喜的局面麼?
總言之,凡事只要師出有名,就可以光明正大...
旅遊就是旅遊,完全可以將之內化為福利,而無須出具任何實質成果,
而考察就該有績效,費用也該實報實銷,有必要再行核准,且成果與報告也該更為確實.
(據現行法令來看,直轄市議員一年「出國考察經費」是15萬元,
我認為,要麼就將"出國考察經費",正名為"旅遊經費",
要不就是將整個經費名目取消,另外再訂立核實的考察辦法,真正落實考察的功能性)
與其像現在這般"假出國考察行旅遊之實",還不如就堂而皇之的將之視為公務機關的福利,
當然,這樣的福利是否能夠被合理化,那就得看民眾的觀感與接受程度而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