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氣 電影主題曲 【讓我愛上我】鄧福如(阿福)演唱---YouTube

電影"志氣"是今天初上映的電影,劇情改編自2010年景美女中拔河隊一路過關斬將,

最終獲得義大利2010世界盃拔河錦標賽的故事.

電影內容,大致上就和一般校園勵志性電影沒有太大的差別,

不外乎就是本來一支被到處排擠的拔河隊,體保生們,經歷了重重的磨合與難關,

在老師與貴人的幫助之下,得以重新凝聚士氣,所向披靡.

(尤其是在最後一場冠軍賽當中,鏡頭照到每個人的特寫後,就會剪輯過去的一些回憶片段,

類似的手法,簡直跟日本漫畫灌籃高手(SLAM DUNK)如出一轍...)

 

 

要說這部片有著甚麼樣的特色,大概就是在拍攝手法方面吧!

運鏡手法不若一般電影像是用演出來的,這部電影風格上倒還比較像是個記錄片,

演員們不像在演戲,而是彷彿就是在做自己,在記錄尋常的生活與訓練起居的過程而已,

就連幾場拔河的戲碼,也都刻劃的異常真實,讓觀眾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緊張刺激.

(覺得拍片的當下,應該是真的有進行拔河的競賽,

才能夠捕捉到每個人那麼擬真的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

如此的手法,顯然優於創作性的拍攝,更能夠深刻的感動人心.

 

說說自己對這部片的感覺吧!觀看網路上很多人的評論,都是感動到流涕不已,

並且總會在教練所說:"拔河是唯一向後退來獲勝的競賽"這句話上作文章,

扯一扯與人生之間的關係,勉勵大家可以有著"以退為進"的人生觀,

那還真是有點扯遠了,因為,向前或向後,那只不過是競賽的規定,

大家最終的目標,還是要贏,這也是人生中大家所不變的共識...無關進退的哲學.

(假若今天拔河協會改個方式,叫大家背對背的拔河,

則拔河不也成了奮力向前拉的比賽,那大家還不是得向前拉...所以關鍵還是在制度與規則)

相反的,我並沒有太多的感動在其中,而是不時的感到電影終究只是呈現出虛幻的理想而已.

怎麼說呢?以下是自己的一點心得分享.

 

首先,我接觸過不少體保生,體育,對他們而言,很多都只是進入名校的一種途徑與敲門磚,

記得以前國中的時候,學校有一對很厲害的網球雙胞胎選手,出國比賽拿到了好成績,

藉此保送了建國中學體育班,但一進去就讀,馬上轉到了普通班,因為這才是他們的目的;

但就像電影中所演的,體保生的成績通常都不怎麼樣,因此,他們很快的就備感壓力,

最終聽說還是輟學了...而這往往才是真實...

很多體保生通常正是面臨著上述的兩難困境,高中的教練總會說:練就對了,不用想那麼多,

但一旦有了成績,有了進入大學的機會,往往才會發現:

學業上根本跟不上一般生的水準,回過頭來,自己的體育專長也沒甚麼前瞻性可言,

(主要還是台灣根本不重視體育活動,抑或重視,也不過是籃球與棒球等熱門項目....)

最終可能就像電影中拔河隊畢業的學姊一樣,在夜市賣劣質品謀生,

這是相當現實的社會,光是理想是不足以應付的...

(就像片中郭教練雖然一再的說:他們哪裡不好了,雖然課業成績方面不如人,

但我認為她們在拔河方面,是最優秀的...

話雖如此,但出了校門,一旦沒有可以讓拔河技能有所發揮的舞台,一切也都只是枉然,不是麼?

很多運動項目,本來就都只是業餘的娛樂性質居多,並不適合做為生涯職業來訓練...)

  

其次,就是電影與現實中,教練一角所存在的差異心態.自己的堂弟,就曾是個體保生,

從他的口中知道,其實大多數校隊的教練,由於都是約聘的聘僱關係,

必須要真正的帶出佳績,才有繼續待在學校的機會,於是乎,生存壓力無敵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裡可能像電影中的郭教練一樣,

還會細心的去關照每位選手的生理與心理狀態,關心選手們受傷的情況,

一切都只會以戰績作為主要的行動目標.

在這樣的情形下,只要對校隊有貢獻的,哪怕受了傷出賽會影響到選手未來的生涯發展,

還是得硬著頭皮讓傷兵上場,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國內棒球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

簽了約,到了國外之後,往往馬上露出疲態,甚至得做Tommy John韌帶移植手術的情況,

根本的原因,都是在國內的學校時期,為了教練的個人生涯與前途,早已過勞了...

 


HOU@CHC: Kerry Wood ties ML record with 20 K's---YouTube

(這樣的現象,其實中外皆然,今年遊騎兵隊的日籍強投達比修有(Yu Darvish),

到大聯盟(MLB)僅是第二年,就累計投出了499次三振,

有望成為史上第三年輕達到500K的選手,那天看著史上最快三振排名表,

才發現前兩名分別是Kerry Wood和Mark Prior,這兩位前芝加哥小熊隊的王牌投手,

當年也都是因為被教練Dusty Baker因著季後賽戰情吃緊的理由,

動輒120球,休息三天就出賽的頻繁使用,

最終導致手臂疲憊,幾乎完全的報廢...baker sucks~~~)

所以說,多數教練沒那麼有良心的,像郭教練那般嘴硬心軟,真正關心選手的,

遇到了,大概只能感激自己上輩子燒了好香吧!

倒是最終有隊員拔到流血了,還繼續奮力的拔,或許才是現實世界的呈現,

但那樣帶傷上陣的情況,不是出於甚麼志氣,而是被教練硬架上去的居多...

(這種"帶傷上陣"的情況,在東方社會咸被認為是種美德,是不屈不撓的表現,

但在西方社會中,往往會覺得是一種欺騙,因為運動員都是隸屬單位的資產,

沒明確告知身體有恙,萬一因此造成永久性傷害,那才真是虧大了...)

 

再次,在詮釋隊員冠平與其會喝酒,家暴父親之間的感人情愫方面,

說真的也和現實有相當大的落差.

就我所知,通常這種會喝酒,會家暴的男人,

泰半一輩子都是狗改不了吃屎,很難跳脫出家庭暴力循環當中,

更不用說只是拔河比賽獲勝的這種小小成就,就可能扭轉父親的頹廢性格,

只能說:難喔...如此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無疑的讓有著同樣情境的小孩子們,

陷入了一種迷思,以為只要自己多努力,就能夠帶動爸爸不再動手,

結果可能都是給了希望又失望,事與願違...

  

最後,儘管這是真實故事改編,當年景美女中也確實獲得了世界冠軍,

但總認為既然是一部電影,實際上也不一定要完全呈現真實,

總覺得如果能將鏡頭停留在獲得國內冠軍,打敗昔日對手華宇女中的那場戲,

反而更能夠凸顯出隊員間為校爭光的革命情誼.

畢竟,一旦層級拉高到了國際賽,成為國家與國家的競爭,

則焦點從學校的榮辱,轉移到了國家榮耀身上,

當初主要感動人心的磨練主軸,反聚焦到了為國爭光的戲碼,

淪為訴諸於民族情感的千篇一律老梗,說真的有那麼點可惜...

 

總之,這部片雖然沒有太大的驚喜,但平鋪直敘的小清新,

還是挺適合作為青春校園學子的勵志電影選材.

然而,現實是現實,電影是電影,兩者永遠不可能走在同一條線上的,

如何讓運動員看見真實,發現未來,恐怕絕對不是一句"志氣"就能夠完結的...

 

PS:在這部電影中,發現昔日那個"殺很大"的瑤瑤,

已經逐漸從賣肉賣萌風格,走向了演技派的道路,這個轉型頗值得嘉獎,

也期待她的未來能夠更上一層樓.

畢竟,懂得穿上衣服,終究還是演藝圈的正道,

比起那些每天永遠只會賣弄兩粒,擠胸露屁的無腦女們,要好上太多了...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