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則還挺有感的新聞,一名九年級的學生上美術課時,
老師要學生畫一幅隔壁同學的畫像,結果一位學生雖然畫了隔壁女同學的素描像,
但背面卻畫了一尊很像是那位美術老師,但頭上卻多了兩個角,手裡還拿個斧頭.
這美術老師相當生氣,並且質問該同學,同學則認為另一面才是他要繳交的,
而老師看到的那一面則是畫錯的,同時也不覺得自己是以老師為藍本來畫的.
但老師對於這樣的答案,顯然相當不滿意,認為學生就是在狡辯,
然後決定將他給記過處分....
恩...看到這個新聞,我第一個想法是:有那麼嚴重嗎?
別說那學生的另一面確實是隔壁同學的畫像不論,
就算他就是在畫老師好了,把老師畫成惡魔,不行嗎?
說實在的,學生迥異於社會人士的差異,
就在於學生還帶有些那麼點純淨的童真,
往往他們的想法總是比較直觀,
可能想到甚麼,就會立即用在自己的創作當中,
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天馬行空的幻想,
才有可能躍然在小孩子的藝術作品當中.
這樣的天賦,是我們這些逐漸被社會化所汙染的大人們,
所遠遠不及的,因此顯得彌足的珍貴.
在學生的眼中,老師的疾言厲色,對他們來說,
不正是惡魔最好的象徵麼?
把老師畫成是小惡魔,
只是直觀的反映著他們心中的感受而已.
倘若用這樣趨近於莫須有的罪名,
用自我對號入座的方式,來懲罰學生無心的過錯,
無異於是在扼殺該學生創作的天賦,這合理嗎?
(至少我就覺得那個學生畫得很棒,
搞不好是下一個畢卡索也說不定....)
猶記得自己小時候,也很喜歡在社會習作上,
幫一些偉人肖像,添加一點性格的鬍鬚,
結果有一次被老師看到,馬上一個耳光就打下來...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著相仿的經歷,
我們走過了那一段威權統治的年代,
又何忍讓我們的下一代,
再次重蹈覆轍的被扼殺該有的天真呢?
PS:提到這裡,不免又讓我想到了經典老片"魯冰花",
劇中的兩位小孩子:林志鴻與古阿明,
林志鴻喜歡走寫實派,每幅畫作都還得用尺來測量距離,
畫出來的畫作,超級寫實,但卻被郭雲天老師評為:
如果畫圖要的是寫實,那用照相機不是更快嗎?
相反的,古阿明的畫作,永遠就像是鬼畫符一樣,
大人們很少懂得他在畫甚麼,
但在他每一幅畫作的背後,都有一個來自於他心中的故事,
這就是小孩子,這就是小孩子最無邪的天真,
而這樣的畫作,才是我們期待一個小孩子應有的創作.
對照一下這則新聞事件中的那幅畫,
某種程度,我覺得跟電影中古阿明的畫作頗為雷同,
我們真的忍心去用記過這樣的處分,
去懲罰學生那般天馬行空的小小惡作劇麼?
還望該位老師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