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對於心理學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我一直想不透的是:"為何如此高落差的情愫,竟會在如此無覺察的過程中發生呢?"

經常可以在報章雜誌中,閱讀到諸如

"律師愛上為委託的辯護人","家庭看護愛上照顧者","社工師愛上輔導個案"等情事,

這種"問題解決者"與"問題當事人"之間的情感組合,

就一般外界的眼光來看,是難以想像的,畢竟這顛覆著約定俗成的"門當戶對"想像.

然而,在觀賞本片之後,誘發著自己觸及本問題的思考,始有了較為清晰的解答...

 

先談談"牆裡的聲音"電影本身吧!

故事描述一名家庭看護師接獲任務,目標乃輔導一名因母親死亡而不願說話的小男童,

起初看護師信心滿滿,自認為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必能完成使命,

但隨著幾次接觸之後,才發覺欲走入男童的內心世界,並非想像中容易.

更讓她感到怪異的是,男童經常會靠著牆壁聆聽聲音,甚或對牆壁有所言語,

使其對這整棟古堡中的環境與成員,產生了滿滿的疑惑,

在持續試圖開導男童的過程中,自己也不自覺的卸下了心防...

起初單從電影介紹來看,容易將之歸類為鬼怪類型的驚悚片,

乍看簡介的想像,會簡單的認為牆裡面一定埋了家中女主人的遺體云云.

但隨著電影的進行,感覺上又較為側重於個人心理幻覺的詮釋,

許多恐怖的元素,皆像是女主角自身於陰鬱氛圍下所衍生而出.

然而,直到結局時分,對劇情說實在的已沒有太大的討論價值,

反倒是對於當中對於社會工作者所應有的分際,起了論辯的濃郁興致.

 

簡明扼要的說,社會工作者,廣泛的包括前面所提到的律師,看護,社工等,

其工作的對象是"人",工作型態是溝通,而溝通難以避免的,必然是一種雙向式的交流.

既是雙向,則不單單是社會工作者將其專業的智識傳遞給對方,

同時輔導的目標,也不時的以自己所思所聞,影響重塑著社會工作者的認知.

正是在如是的衝擊下,一旦社工在輔導的本位立場上出現鬆動,

則極其容易的,便會成為目標對象敘事下的追隨者,

在心智認知上隨其所牽引,進而才會衍生出諸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現象,

相信這或是每一位從事社會工作者的朋友們,都必須自我省思的問題吧!

  

就如同電影中,艾米莉亞克拉克(Emilia Clarke)所飾演的女看護一般,

在遲遲未能打入男童內心世界的情況下,一時迷亂了方寸,

讓自己反涉入到了該家庭成員的角色扮演中,並在情慾攪亂一池春水的無預期中,

仿若成為了逝去女主人的替代品,填補著該家族中情感的缺口,

這才使其回復到昔日的甜蜜氛圍中.

就結局而論,或許不失為完美,但若從一名社工角色的職責與初衷檢視之:

輔導輔導到了床上去,從女看護晉升為女主人...

欲想方降低小男童喪母的衝擊,結果卻乾脆給了他一個新的母親...

這一些作為,基本上都不該是一名專業的社會工作者,所應該發生的謬誤吧!

 

當然,並不是說男主人與女看護之間的情愛不被允許,抑或是不夠浪漫,

而是角色與職權之間,本就該有著自我忖度的分際.

就好比近來輿論議論紛紛,關於"狼師"的話題一般:

有著師生關係的戀情,總是難已被大眾所認同,

但不過就是差個2~3年,當學生畢了業,出了社會,彼此再行相戀,

好似也就不那麼違和,普遍也能夠獲得社會的祝福與肯認.

箇中身分差異所引致的迥異評價,顯然再清楚不過了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