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去定義「完美」,按電影所援引的箴言:
「無一分可增非完美,無一分可減才是」
(Perfection is achieved,
not when there is nothing more to add,
but when 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take away.)
當您臻至堪稱完美的頂峰,再往上爬,或也不過就是「完美plus」,還是完美;
然而,如果完美之境存有可能招致減分的因子,
他朝因子被誘發、被迫得往下走一階,那麼,從而也就完美不再。
諸此完美的界定,正是本片核心的意旨,
當成功人士已然囊括社會標準下的所有桂冠,如何穩居完美寶座而聲名不墜,
則持續錦上添花的、在成功之上附加禮讚,實無必要。
相反的,其有必要再行檢視自我一路走來的生命歷程,
端看過程中有無可茲非議的汙點,
進一步發現之、摧毀之,洗白個人平生履歷後,才能確保完美狀態得以永恆持續著。
類似的「偵錯」過程,
行於外,等於是「毀屍滅跡」,將一己不堪的過往跡證逐一銷毀;
行於內,則訴諸內心善惡間的激盪,
善念冀望自我引以為戒,莫再犯上同樣的錯誤,
而惡想一心只求隱惡揚善的表面功夫,
舉凡阻礙臻至完美的因子,都該被遺忘於潛意識之下。
而電影的故事,正是循此追尋完美的理路中開展。
沿襲著西班牙懸疑電影的絕佳詭譎氛圍,本片鋪梗功夫頗為精妙,
藉由層層套疊的敘事,由淺入深的、一步步將觀眾帶往醉人的推理劇場。
起初或會覺得情節流於鬆散,一時摸不著核心頭緒,
但隨著故事起承轉合的演繹,早先以為冗餘的橋段,瞬時又緊密扣連著接續的發展,
環環相扣直至最終的結局產出,一氣呵成的觀影體驗,不禁令人嘖嘖稱奇,
相當推薦給喜歡經典電影「佈局」(Contratiempo)的朋友。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知名建築師奧古斯塔因偶遇一名神秘女子泰絲特而錯過班機,
在候機等待的時間,泰絲特主動上前攀談,
讓奧古斯塔開始懷疑她的動機不單純,
但卻對其所講述的成長故事,相當感興趣,
索性當個聆聽者,端看她究竟意欲何為。
然而,隨著故事的描繪,
奧古斯塔仿若都能在自我記憶中,找尋到相仿的記憶片段,
這不禁讓他覺得更加詭譎,心思好似被對方看穿般的躊躇不安。
直到泰絲特提起暗戀一名美麗的陌生女子,喚起她的名字之際,
奧古斯塔才恍然大悟的了解,
泰絲特根本就是自己內心下、最不願意被憶及的暗黑禁地,
她象徵著的,是自我完美人生下的汙點,是殺害妻子的罪惡深淵,
究竟是要從此消滅它、抑或保留著作為警惕,讓奧古斯塔內心激盪不已。
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抹去該段不堪的記憶,
讓自己從此無須再背負弒妻的心理罪,昂首闊步的邁開人生的完美續篇。
以自欺欺人的方式,繞開弒妻真相而打從心底相信妻子只是失蹤,
性質上與電影「記憶拼圖」(Memento)相仿,
都是以塑造假想敵的幌子,抹去己身的罪惡,
如此才能安然無恙的繼續尋常的生活。
無奈,底心下的善惡折衝,絲毫不見容謊言掩蓋真相的情事,
時不時誘發自己勇於面對的心思,
驅使必須在坦承不諱與石沉大海之間做出決斷,
才在完美不容存有汙點的考量下,選擇了扼殺善念的萌生。
儘管結局顯得暗黑,但卻異常真實,
畢竟人為了追求完美,往往不擇手段,不是麼?
*未知大家都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懷疑泰絲特只是奧古斯塔投射下的人格呢?
自己是在兩人即將搭上班機之際,
不約而同的作起相仿的甩外套動作,才推斷泰絲特根本不存在。
動作上的巧妙安排,足見編導的細緻功力,真的值得台灣從業人士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