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整個新聞媒體的焦點,
一窩蜂的都在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身上.
看著案情如滾雪球般的越演越烈,
也著實讓自己串起了許多零碎的想法.
一些針對馬英九總統執政的困局解讀.
猶記得早在馬總統第一次競選總統時,
自己所上的一位教授便曾經說過:
讓民進黨繼續執政,是另一個四年的空轉,
而若讓馬英九當選,則是台灣災難的開始,
其癥結點並不在於執政能力與廉潔操守,
而在於馬總統個人的人格特質.
一種簡單的說,
可以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性格來比擬.
首先,
對於林益世事件,我個人還是寧願相信是個人所為,
並不認為這是對馬總統廉能的一項打擊,
但馬總統在第一時間點,
便選擇與林益世做所有關係的切割,
表面上是對於行政團隊的一種止血作用,
事實上卻會讓整個團隊的其他同仁認為:
馬英九總是出了事就進行切割的刻板印象.
(就像當初的余文,就是最好的例證),
少了一個事事都敢扛下責任的主子,
某種程度而言,
這對於行政團隊的做事積極度是相當受傷的.
其次,
就個人的分析而言,
馬英九本人對於"政治"本來就抱持著不沾鍋的心態,
總覺得搞政治的人都是"不乾淨"的,
尤其對於地方政治人物的印象,更是如此,
對這些地方派系與政治人物的不信任,
於是乎每每在選戰當中,
每每都可以見到國民黨無視地方派系的籲求,
紛紛推出所謂的形象牌,帥哥美女刺客牌,
希冀取而代之,結果卻不見成效.
就林益世而言,身為高雄紅派的少主,
地方派系的色彩濃厚,
卻一路從地方崛起,直致馬團隊的執政核心,
原來或有機會來改變馬總統對於地方派系的刻板印象,
沒想到今天搞出個這麼大的貪瀆案件,
看來,可以預期的是:
未來,馬總統大概會離這些政治人物越來越遠吧...
最後,
誠如上述所言,當馬總統不用典型的政治人物,
那要用哪些人來執政呢?
於是乎,所謂的學者與教授,便成為取而代之的不二人選.
對馬總統而言,學界似乎代表著一股清新的清流,
用他們來辦事,可以讓他安心.
然而,遑論一些學界許許多多狗屁倒灶的醜事好了,
(說穿了...學界真的不一定比較乾淨....可能更髒上許多)
前些日子,許多財經大老不也公開呼籲馬總統:
別再用學者,博士治國了,那是誤國阿...
就我的判斷而言,將學者放在政府的位置上,
適合的是事務官的執行角色,
而不是扮演著決策與折衝中央地方的政務角色,
徒然認為學識高等同於能力高,簡直是自我感覺良好至極.
綜言之,一如文章開頭所說:
馬總統如今陷入的,是一種"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困境,
所謂的疑人,在於他對於地方派系等典型政治人物的不信任,
導致著他無法將重要的職務交給他們,
進而轉向晉用一些學者來政界辦事,
但按學者的特質,到了政治圈的場域,
往往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然在馬總統"學者,博士至上"的刻板治國概念下,
對"學者治國"的不疑有他,
也就造就了今日怨聲載道的低迷民調.
寫著寫著,想起了"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我對於馬總統性格的評語,
欲改變性格,談何容易,
是故未來三年欲扭轉台灣的頹勢命運,
個人只能悲觀的說:...難...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