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食」為素材的劇作算是大宗,
不知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呢?
讓我最念念不忘的,
是港星吳啟華、陳慧珊與林峯主演的港劇「美味情緣」,
劇中廚王的兩名弟子龍賜新與馬友對美食的體悟,
恰恰可用以比擬本片所期欲帶出的命題:
龍賜新:
身為廚王,任職大飯店的首席主廚,烹飪功力出神入化,
但隨著轉入管理行政職,早已不再自己親手為顧客烹調。
屢屢聽到消費者誇讚廚王的手藝超絕,漸漸令他開始反思,
究竟大家是真的喜歡吃這些料理呢?
抑或只是衝著「龍賜新」這個「廚王」的招牌而來。
陷入迷惑的他,最終選擇回到夜市的大排檔,重新挽起袖子親掌廚,
用最真實的美味,擄獲街坊老饕們的胃,也讓自己重新愛上烹飪。
馬友:
淡泊名利的天才廚師,卻因著創意無限,對於佳餚總有獨到的見解與做法,
需要大火烹、他就小火燉,引致於其經手的料理讓人難以一吃就明白。
顯然,這與其個人的思緒相關,當一名廚師思路開始紛陳,
往往也就投射過多的情緒在產出的菜式中。
然而,不過就吃個飯,搞得那麼複雜做啥,吃下去還不是都一樣,
在歷經一番感情波折後,
讓馬友體悟「簡單至上」的道理,料理風格從而回歸純粹訴求。
從前述兩名廚師的心路歷程,再端看當前網路評論所帶起的美食文化,
不禁要問,當您起心動念渴望前往一間Google評價五星的名店用餐,
心下真正的念頭,
是想著扮網美打卡?
受食記與食評的影響慕名而至?
被垂涎欲滴的美食照片所吸引?
抑或真正的想一嚐大廚的手藝呢?
問題的答案,或許正是本片希冀訴說的精髓。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一群名流士紳慕名前往某小島的著名餐廳,
隨著滿帶著詭異情境的佳餚一道道上桌,
非但勾起每位顧客底心下所深藏的罪惡,
主廚各種失序的行徑,也令大家開始感到驚悚,儼然就是上了賊船。
隨著真相揭曉,原來顧客們之所以會赴宴,
截因都是有人耗費鉅資報名邀約、儼然買兇殺人般的,要他們的命。
當顧客們開始對自我罪惡感到慚愧,
似乎也就逐漸選擇了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
然而,當中有名無辜遞補的女士,終究還是希冀能逃離魔爪,
在仔細端詳主廚的養成過往後,發覺其之所以變成當下的殺人魔王,
截因在於成名過程遭受太多霸凌式、不盡公允的評論,
讓他的料理開始添加各種負面情緒,不但複雜難懂、也顯得致命。
當中主廚唯一展露笑顏的陳年照片,是他在速食店打工煎漢堡的模樣,
這讓女士明白,要想突破他的心防,
促使其重新憶起往昔對烹飪的美好憧憬,會是自己死裡逃生的契機。
基此,在最後一次點餐的機會中,她點了最簡單的美式經典漢堡,
一舉讓主廚常年所構築仇恨城牆瞬間瓦解,獲得了倖存的機會。
當然,其他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想及顧客們對於美食的各種扭曲與羞辱,主廚在自我向料理殉道之餘,
選擇找他們一起陪葬,共同呈現出最後一道絢爛的餐後甜點。
坦白說,在看完本片後,感覺要做到對美食與廚師的尊重,
或許得先從「不拍照」、「不分享」、「不評論」開始,
讓每位顧客上門時,
都能不帶任何成見的、單純從品嘗食物的味蕾來認識佳餚。
但端看網路世界的發展趨勢,
這樣的純粹,恐怕只是積重難返的緣木求魚,
或許真有那麼一天,
類似劇中這般駭人的變態主廚,真有可能因此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