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英雄電影人人愛,但是否曾經想過,
諸如X戰警劇集,為何得以成為電影系列作的長青樹?
藉由不斷推陳出新的續作,培養固定的觀眾基礎或是原因,
但真正為人所稱許的,應該還是極盡想像空間的劇情演繹吧!
屢屢每一回續集預告片推出,大家總不免猜想著:
這一集又會出現哪個新人物?
其所稟賦的X技能為何?
又或主角為了因應時代變局,習得了什麼新絕招?
甚或最終連時空穿越情節,都能毫無違和的鑲嵌在劇情之中。
能夠如此跳tone的理由,在於科幻發想的天馬行空,
即便從中加入現實社會體制與國際政治攻防等套路,
也無損其科幻片的架構,反更增添觀影後的省思,
多重饗宴、多重享受。
相反地,假若電影素材未能適切的套用在應有的類型,
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本片,無疑做了最佳的負面範例。
同樣足堪媲美X戰警的科幻技法,卻將之運用在社會犯罪寫實電影中,
致使技法只被拿來作為打擊犯罪的工具,而非擴充想像極限的載具,
全然由現實引領虛幻進行情節演繹,
落入「犯罪推理不夠精彩,特異功能卻也沒啥看頭」的兩頭空窘境,
沒能取長補短的融合兩種類型素材的故事,實為可惜。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一名具有特異功能的警探,早年加入打擊犯罪的特異功能組織,
卻因某次任務的無心之過,間接導致隊友慘死,自此決定隱匿自己的能力,
專心當個偵查超自然現象的警探,負責偵辦一宗離奇的縱火案。
警探回顧監視器畫面,發覺火災絕非單純力量所能做到,
兇嫌必然擁有駕馭火苗的超能力,依循特異功能資料庫的搜尋,
找到一個專門以綁架特異功能人士、將其技能提煉成藥劑,
進而用於犯罪的神秘組織。
而該組織的下一個目標,正是當年不幸辭世隊友的女兒。
在偵查過程中,警探所納悶的,是該組織如何尋找這些標的物,
畢竟特異功能人士泰半隱藏自我技能,絕不可能輕易的被看穿。
藉由比對幾名遭到綁架者的共通點,
才發現原來他們在陷入自己擁有超能力的徬徨時,
皆找了同一名心理醫師看診,有了中間人的脈絡後,
警探重新找回昔日的老戰友,一同剿滅惡勢力的老巢,
並請重新的肯認自己的特異功能,繼續投入黑暗騎士般的正義任務。
端看劇情的架構,顯然超能力只是個跑龍套的要素,
全面倘若將其移除,單純將其改為「毒品」,似乎也毫無差異。
(毒品通常也都是陷入生活煩惱者在吸食,
藉由心理醫師找客源,也是合情合理)
倒是最具有張力的鋪梗,
是居於中間人的心理醫師,那可說是最終破案的謎底梗,
未能善用該角色所能夠施展的空間,
徒然也只是將其設定為受到暗黑勢力脅迫的尋常人,
讓真相大白之際,好似也沒有絲毫震撼效果,
就這樣平淡的終結,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