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熟悉的人物登上海報封面,不免令人雀躍不已,
畢竟那是屬於你我童年的共通回憶。
無論是早期的卡通「101忠狗」,抑或之後所推出的真人電影「101真狗」,
相信對於劇中那個宛若「黑白郎君」的大反派庫伊拉,皆留下深刻的印象,
直覺看到她的出現,就明白大麥町狗狗們要被擄走了。
然而,縱有著無比的恐懼陰霾,但似乎也僅止於此,
對其人的認知,只是故事所給予貼上「惡」的標籤,
至於在標籤背後、乃至於一路走來所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則是付之闕如。
這或是過往童話故事經常犯上的闕漏,
為了給予孩子涇渭分明的價值觀,在善惡難辯的人性之下,
總喜歡透過貼標籤的做法,簡化、更便捷的讓讀者先入為主的為角色做好人設植入,
而後才方便後續的對立鋪陳,使角色輕易達至愛恨分明的評價。
但是,人那有完美的,七分惡或也帶有三分善,
倘若未能體察惡人的成長歷程,徒然給予善惡的分野,顯然過於偏頗。
基此,隨著時代的演進,當人們逐漸能夠體認人性下的善惡共存,
諸如庫伊拉等經典反派人物的傳記,也就應運而生。
相信在看過電影後,會截然顛覆您對庫伊拉的刻板印象,
或許依舊難脫邪惡的氣息,但「壞得好可愛」,則是自己對於她的新詮釋。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艾絲特拉乃追逐成為時尚設計師夢想的女孩,
儘管身為孤兒,但卻不因此喪志,憑藉著一己洋溢才華,
游刃有餘的在首席時尚教母—男爵夫人的麾下任職。
直到某天,她發覺母親的遺物戴在男爵夫人身上,勾勒起其不堪回首的往事,
這才明白當年害死至親的,竟是自己最崇拜的老闆。
復仇心切的她,於是夥同兒時玩伴們,藉由揮灑無限創意,
以「庫伊拉」的名號,屢屢出現在男爵夫人所主辦的時尚派對,
喧賓奪主式的席捲鎂光燈焦點,
讓其瞬間成為家喻戶曉的前衛象徵,而男爵夫人則黯然失色。
然而,男爵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燈,
透過徹查庫伊拉的底細,找到了其落腳的住所,索性一把火將它摧毀,
但庫伊拉則意外的被貴人所救,並從中道出駭人的真相。
原來處心積慮期欲除去的兩個時尚勁敵,居然是母女關係,
當年男爵夫人忌憚孩子會毀了自己的時尚事業,
選擇狠心拋棄,幸虧被友人所安置,才順利長大成人。
但即便如此,庫伊拉底心下的使壞本性早已被激發,
母親不把自己當女兒看,自然晚輩也沒必要對長輩客氣,
於是精心策畫惡搞一場慈善晚會,一舉讓男爵夫人身敗名裂,
自己則是接受所有資產,繼續厚實當個窮凶極惡角色的本錢。
本片的整體敘事相當流暢,
幾場時尚爭霸秀設計得相當精妙,令人直是豎起大拇指稱讚,
其間的逆轉梗或許狗血,但卻是毫無違和且顯得合理,
從而用遺傳說明了庫伊拉使壞乃出於天性,實在高明。
劇末甚至還鋪陳了「101忠狗」的序幕,無縫接軌的安排,
坐實了前傳電影的本份,堪稱為迪士尼近年來最完美的戲劇作品。
電影似乎也頗符合時代意義,懂得「聲量為王」的道理,
庫伊拉之所以能一再力挫男爵夫人的聲勢,即在於其懂得利用聲量炒作。
透過更加前衛的設計感,相中人性獵奇窺探的好奇心,
同時結合媒體友人的大篇幅報導,
多重因素的發酵下,瞬時間便將自我聲量衝到最高點,
在時尚總是求新求變、隨波逐流的趨勢下,
自然擄獲大眾喜好,成為家喻戶曉的聞人。
然而,端看其炒作話題的行徑,
幾乎是盡怪誕之能事,站在善惡價值的天平上,根本乏善可陳,
但人們毫不在意,只要花樣夠酷炫、激得起眾人高昂的興致,
甚麼內容導致了高聲量,一點都不重要。
顯然,這不僅僅是庫伊拉的致勝之道,
端看當下的社群環境,
不也是多少期欲衝聲量網紅們的現在進行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