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的養成何其殘酷,為求最高標準的保全自我,
其必須被訓練成「鐵石心腸」的性格,對所有人事物不帶感情,
才能不受情感影響判斷,使命必達的完成上級所交辦的任務,
因此對殺手而言,總會以「駁火間的附帶傷害係屬必然」,
試圖多少說服自我良心。但…有用嗎?
人性總帶有惻隱之心,即便從小高壓冷峻的極限試煉,
仍舊會以避免無辜傷亡為最高指導原則執行任務,
一旦過程中有所閃失,目睹無辜事件的結果,
不免還是會在心中烙下疙瘩,隱隱作痛著。
尤有甚者,那失手的陰影宛若心魔,
時刻壓抑者殺手接續任務的信心,
讓槍口下的精準度驟失,從而陷落判斷迷惘的危境,
對於殺手組織而言,無疑淪為一種累贅。
要斷然放棄陷入窠臼的成員麼?
總覺得可惜,畢竟其所秉賦的殺手技能,是多少實戰歲月累積的成果。
但真要再指派其出任務,
卻又深怕種種魔障所引致的笨拙不察,恐因此敗露行跡連累組織。
用以不用之間皆是為難,但往往無奈的是,
組織終究還是得秉持著殺手與生俱來的特質,不容絲毫的兒女私情,
當其人不再堪用,「銷毀」只會是唯一的選擇,
哪怕是視如己出的菁英,同樣難逃被同僚滅口的命運。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正是從前述的複雜情愫演繹,
敘述一名技法已臻出神入化的大師級殺手,卻在一場任務中殃及無辜,
受害者遭火紋身的慘況,不時的浮現在心中,
繼而影響其暗殺秉賦的精準度,成為組織待解的棘手問題。
儘管同上級情同父子,但還是不免走上遭揮棄的命運,
表面上佯稱出任務為由,要求他暗殺一名代號為「白河」的神秘人物,
實際上暗殺目標卻是奉命狙擊主角的另名殺手成員。
果然,動了凡情的心態,阻絕了其對各該人物的判斷眼光,
即便洞悉著關係人的底細,卻沒料到那個頗具眼緣的謎樣女孩,
看似那麼天真無邪的她,才是自己尋覓已久的暗殺標的。
無奈,為時已晚,謎底揭曉於翻雲覆雨之後,
等同卸下心防的自己,赤裸裸地淪為對方狙殺的目標,
或說結局何其淒涼,坐實譜著一等殺手的輓歌,
但敏銳不再的他,或早已沒有擔任殺手的資格,
能夠在初嘗人間極樂滋味後逝去,似也堪稱幸福了吧!
殺手的生平,總是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不帶感情的養成守則,註定了一生孤寂的命運,
他朝動了凡心之際,將被迫走入職業的終結。
然而,人就是感情的動物,做著與本性相悖離的行為,
究竟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深陷於如是人生大哉問的矛盾,
無怪乎每每殺手電影所呈現的,
免不了都滿帶著無盡的苦澀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