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過往的同志電影往往流於訴諸悲情的境遇:控訴著不平等對待,控訴著社會所不容...

總之就是以各種不堪情節的匯聚,來突顯著同志所遭遇到來自於身心方面的煎熬。

然而,隨著時代的推衍,當同志婚姻尚且都獲得了憲法層面的根本保障,當愛情早已超越性別的藩籬,

在電影藝術的創作中,是否還需要透過強烈的負向衝擊,用以作為維權發聲的對比敘事,

相信在相關的娛樂圈內,皆容有再行思考的空間。

 

很難得的,本片揚棄陳舊的悲情思維,以尋常的小清新風格拍攝,透過一場夏日假期的偶遇,

細膩的描繪出成長中小男孩探索性別認同的完整過程,從好奇,迷惘,直至篤真,

跳脫出固有"異性/同性"分野的區隔,以"愛"之名來貫串主角自我探索的歷程。

在在的告訴著世人:

同性戀/異性戀...乃至於更多型態的戀曲,那都只是社會對於行為的表象定義,

但愛情是頃刻的,是瞬時的,這一秒愛著異性,下一秒卻深深著迷於同性的伴侶,

對象是誰不重要,在乎的是,那些人可都是自己所眷戀著的情人阿!

在愛情的迷宮中遊走,是一種未知的探險,

你我都無法保證即將邂逅的對象,是否會讓自己就此戀上,

則爭執拘泥於同性或異性孰是道德正確的窠臼,真有意義嗎?

既然我們都沒能說得準,那就讓愛情去決定這一切吧!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改編自安德列艾席蒙同名原著小說,敘述位於義大利北部的鄉村小鎮上,

有戶書香之家年年都招待年輕學者前來短期居住,藉此互相進行人文交流。

而情竇初開,正值血氣方剛年紀的艾里歐,擔任地陪協助前來居住的奧利佛嚮導的事宜。

儘管艾里歐對於眼前的奧利佛暗生情愫,但卻也在同齡的鄰居女孩身上,探索著性的二三事;

而奧利佛雖然明白艾里歐的心思,礙於作客之故,也不敢逾越道德的侷限,

讓兩人的情感交流,始終只能停留在眼神交會之間。

終於在一次的沙灘遊憩中,艾里歐鼓起勇氣的表白,兩人才有了第一類的親密接觸,

使得接續的日子,能夠留下最絢爛的點滴回憶。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假期結束後,奧利佛離開了度假居所,也告別了艾里歐;

或許情分猶在,然其後的日子,卻傳來奧利佛要結婚的訊息。

這不禁讓艾里歐顯得感傷,註定只能將彼此的感情,留在昔日夏季的美憶中,

但接續下來要迎接的新女客,是否能夠再帶給自己相彷的悸動,

那又是另一個值得期待的故事了...

 

從電影所呈現的,看得到同志在追求戀情過程中的種種艱辛:

有來自於道德眼光的拘束,致使暗生情愫的兩人可能因此而不存在相戀的機會...

有來自於自我內心的迷惘,不明白到底心之所向的,究竟是男或女...

然諸種難題之下,個人覺得最不容易突破的,反倒是探詢同志蹤跡的意向。

一如電影所呈現的,奧利佛早在最初的按摩機會中,給予了艾里歐肌膚相親的暗示,

但艾利歐卻在看著其與眾多女人的親暱景象後,莫敢確定對方的心意與性向,

讓兩情相悅的彼此,直至假期的尾聲,才能夠心靈相通的在一起。

這一切的遲滯,自然都與同志未敢大聲說愛有關...

試想:在道德正確的異性戀中,喜歡某個女孩,放膽大聲告白即可,頂多是遭到拒絕而已;

但同性戀在種種的制約之下,一來擔心遭受異樣眼光,二來煩惱對方性向是否也類同自己,

存在著太多外在或自我設限的障礙,致使互有情意的彼此,終究還是愛得如此隱諱,

想來都是係屬於愛情世界中的另種悲劇吧!

倘若能夠像片名一般,彼此皆能大聲的喚著對方的名字,

明確的道出自己的性向,相信此間的愛情,可以不再煎熬。

 

回過頭來思考當下存在的社會問題,

當大家指責著同志集體轟趴不倫不類的同時,若從本片所點出的關鍵來析之:

同志朋友之所以對轟趴如此趨之若鶩,答案或許就出在了性別探詢的阻礙。

試想:有著同志傾向的自己,在礙於社會眼光莫敢大聲道出的前提下,

希冀拓展戀情,當然不可能循經常性的途徑,向喜歡的人表白,畢竟對方可能並非同志。

基此,只有來到了表明是同志的場域,才能夠真正的讓他們隨心所欲地從事社交活動,

自然對同志而言,也就存在著強烈誘因前往參加了。

換言之,假若大眾認為同志性愛趴是個該被杜絕的陋習,

則試著給予同志同等的表白權,讓他們有勇氣大聲呼喚愛人的名字,才是根本的答案。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