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諱言的,在觀賞偵探懸疑戲劇時,自己也是屬於那種期待著大逆轉結局的觀眾,
或許是被過去幾部神作給養大胃口了吧!
如今平鋪直敘,著重於案件抽絲剝繭的探案典型戲碼,早已無法再滿足閱聽大眾,
若沒能在適當的時間點,安排情節反轉的戲碼,
恐怕都將使影迷在走出戲院之際,存有著"蝦毀,就這樣結束了喔..."的遺憾.
然而,當反轉情節走到了極致,到了幾乎整部電影不時的在翻轉劇情時,
一旦影迷陷入到思維麻痺的狀態,則無疑將對於電影浮現出負向的評價.
顯然,本片多少存有類似的流弊,劇組期欲擘劃出神作的企圖心,令人激賞,
只不過太過零碎化的情節,拼湊不出完整的推理系絡,
僅僅透過一次次片段式的推理衝擊影迷的思緒,自然所泛起的感動,
也只停留了片刻,而未能留存得更深更遠.
好在其在懸疑推理之餘,尚摻入了喜劇般的笑料元素,
使其成為一部具有娛樂價值的輕鬆小品.
(以下有微雷,敬請慎入)
電影由"奇皇后"河智苑與陳柏霖領銜主演,
敘述一名久未有靈感動筆的推理小說家韓齊仁,
將當地的一樁連環殺人箱屍案作為發想來源,靠著警界友人石煥的協助,
實際涉入到辦案的過程當中,期欲透過第一手的親身經驗,寫出最真實的小說經典.
根據種種跡象顯示,一名甫搬到其樓上的房客傑森涉有重嫌,於是著手展開調查,
但後來才發現,傑森原來是美國FBI派來協助辦案的探員,使案件再次陷入膠著.
隨後,在傑森與齊仁的抽絲剝繭下,目標竟鎖定一名想像不到的人物身上,
讓齊仁陷入天人交戰般的煎熬...
解析本片所援引的一些偵探懸疑元素,基本上是豐富且新穎的,
諸如將小說創作的場景,忠實地以實體來呈現,
藉以培養作家臨場的情緒,以便於寫出更真實的作品;
抑或是將死屍道具做得擬真度極高的梗等等.
其實揭示得以再行延伸更廣泛的情節,
如作家陷入部份自我幻想,或者錯將道具看成真人等.
但顯然在電影當中,這些置入的元素都未能再次擴大使用,頗為可惜.
唯一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其所點出線索的兩面手法,
為後續即將到來的大翻轉,預做了不錯的伏筆,是較為令人激賞的:
"當齊仁與石煥在偵查傑森涉案可能時,
發現到傑森在美國的居住地邁阿密,
先前也曾發生過連環殺人案,而且犯案手法與韓國的幾近吻合.
恰好韓國案件啟始期間,差不多是傑森剛來到韓國的日子,
因而更加令人覺得可疑.
但從另一方面解析,正由於美國與韓國的犯案手法雷同,
美方才會指派傑森前來協助破案,不是麼?"
換言之,同樣的一個梗,卻同時可以存有兩種正反不同的解讀,
成為本片在追查最終兇手的有趣伏筆.
至於在愛情戲碼方面,石煥說穿了就是齊仁典型的"姊妹淘哥們":
因著從小深愛著對方,然在不確定對方的情意之下,
選擇以摯友的方式,始終選擇在其身旁,做個稱職的護花使者.
於是乎,不論是求學或者職涯發展,為了在一起的初衷,
石煥完全放棄了自我,伴隨著齊仁的選擇而行,
生命幾乎可說是整個圍繞著他人的軌跡前進.
一朝發現到心中那個永遠在一起的夢想無復存在,
底心下的失落感,可想而知會是多麼的沉疴.
不妨想想自己周遭的朋友,是否有著類似的無償付出,
為了能留在自己的身邊,始終無怨無悔的犧牲著自我的人生呢?
若有,請好好的珍惜吧!
何忍傷害著如此深愛你的守護天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