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今日舉辦親子日,或許是因著這樣的緣故,在維安上似乎有所闕漏,
讓嫌犯得以先從軍史館偷了一把日軍南京大屠殺時所使用的武士刀,
再到總統府外砍傷駐守的憲兵.
試想:若是總統或政府要員正巧在附近出入的話,危機不可謂不大矣.
對於總統府相關維安的人員,在事件發生之後,仍舊以一般對待陳抗事件的方式,
幾個特勤人員一人架一邊的,把嫌犯抬離現場,執法之軟,令人咋舌.
難道博愛特區內的維安規則,是這樣的麼?
猶記得當初在太陽花學運期間,當魏揚等人攻入行政院之際,
各家電視台的政論節目,便討論起學運份子衝進總統府的假設性情況,
當中提到,按總統府的維安規格,若有暴徒期欲衝進府方所設立的紅線區域,
按相關法令,是得以採取"斬立決"的悍然措施,來格斃有心闖入的不明者.
於是,當時熱烈的討論起這樣的假設情境,
若學運份子衝入總統府,時任總統的馬英九敢否執行如此的措施.
會存在著如此對法律執行的猶疑態度,說穿了,就是長年下來,政府向來姑息養奸所引致.
就以我較為熟知的勞基法為例,一例一休施行後,資方急著跳腳,
但頗令人納悶的是,六成以上企業早就都已經周休二日了,與一例一休根本無礙,有甚麼好跳的.
他們真正擔心害怕的,其實是經過此次的修法過程後,被激起的勞動意識,
連帶的讓大家開始重視這早在民國73年就制定的勞基法.
過去常有"出了台北城,就沒有勞基法這回事",根本沒人在遵守該項法令,
甚或還有些事業單位,根本不知道"例假是不可以出勤上班"這樣的基本常識.
搞得今年好像是"勞基法元年",才會有那麼多窒礙難行的情況出現,
這就是政府長期以來,不敢切實執法所必須承受的苦果.
令人失望的是,進到檢查期,仍然不敢硬起來宣誓勞檢到底的決心,
讓法令始終處在執行與否,模擬兩可的階段,
才會讓那些大老闆們,對與再次修法存有綺麗的想像空間.
相仿的,同樣的情境,當有歹徒闖入了博愛特區,
大辣辣的拿著武士刀進到總統府,在存有立即格斃的法源依據下,
仍舊以軟到不行的執法態度來面對,試問誰會真正的去正視這部法律的權威性呢?
當然,執法人員相信也是出於無奈,
畢竟社會中存有太多意識型態與利益團體的折衝,
哪天依法行政的斃了甚麼要角,在政府莫敢得罪輿論的情況下,
最終的結果,反可能是合法的變非法,後果得執法者自己扛,
在如此強大寒蟬效應的情況下,誰敢勇者無懼的堅守職責呢?
執法或許可以更人道,但態度絕不容妥協.
相信這不會是一人一黨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法治體系的關鍵議題,
當社會中普遍對於既有法令規範,
存有著"阿!不會怎樣啦!","看準了不敢罰"的僥倖心態,
又政府忌憚於所謂民意,而莫敢堅守執法態度的情況下,
法治社會的崩解,顯然已是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