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唐寅詩集中的<桃花庵歌>: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愛情...不就是這麼回事麼?
湊佳苗的小說"為了N",其實老早就看完了,遲遲未能分享的原因,
在於當中涉及到多名當事人之間的關係,情節較雜亂紛陳,
一時間沒能想到一以貫之的切入點.
但近來偶然的機會中,想及了不錯的詮釋角度,因而重新將該作品撰文分享,
由於閱讀日期有些久遠,故事中的人物劇情難免模糊,
故藉由較為廣泛的敘事,來統整自己對於該書的讀後心得.
若一言以蔽之,"為了N"所帶給我的感想,可謂之為:
"愛情領域援引理性抉擇立論的詮釋謬誤"
理性抉擇,相信大家普遍都能理解,
抑即個人的行為趨向,會隨著個人利益極大化的方向去做修正.
毫無疑問的,利益極大化的思維,在其他方方面面,我認為都有著某種程度的解釋力,
畢竟當您可以掙得更龐大利益的前提下,誰會願意屈就於渺小恩惠呢?
然而,當其搬到了愛情的場域中,我們不妨去試想一下,那是甚麼情境呢?
我不知如此的答案適切與否,但個人認為:
"諸如時下拜金女找小開,抑或是男人擅追求公認的美女",
應該就是典型的將理性選擇理論用以衡量愛情的案例.
然而,值得惦量的是:"我們會認同這樣的愛情態度嗎?"
倘若答案是否定的,就代表著在每個人心中,對於愛情的樣態,
並不是得以單一,量化式的去做統籌的忖度.
愛情,該保有其原始的多元樣貌,
一種沒有理由,無須再三思索的付出,才是愛情...
然而,或許我們都深受理性選擇的荼毒過深,在閱讀本書的當下,
看著許多作為示愛的背後緣由,瞬時不禁認為湊佳苗少了些對於人性洞悉的精準度.
但歷經反覆的品味後,才會發現,悖離著理性選擇的愛情作為,
其實才是真情至性,更加貼近人性的表現.
即便是書中諸如"因愛受虐,為情頂罪"的情節,
基本上也僅能以病態的愛來解讀之,而無法據此質疑當中所蘊含愛的純度.
故事的情節中,尤令自己最為震撼的:
莫過與是互舔傷口的兩個陌生人,在一方傾訴所有的苦衷後,
原以為獲得了人生中難得的知己,但卻只換來了一句:
"若非為愛老公,誰會想舔你那噁心的疤痕..."
那種愛到極限,卻又頓時盪到谷底的心情,
從自以為"兩情相悅"的愛情,到最終發覺是"一廂情願"的難堪貌,
相信若非箇中人,是絕對難以體悟的悲慟.
卻不料湊佳苗的下筆虐心至極,
選擇了讓心傷之人,做了最偉大的無私付出,
即便愛人已逝,然為保對方名節,依舊隱瞞真相,從容伏法.
多少或許是基於哀莫大於心死的自我心靈囚禁,
但當中難道沒有著愛到深處的終極表現麼?
延伸閱讀:
往復書簡:二十年後的作業--活在懊悔陰霾中,無疑的是人生最深沉的淵藪
告白 (Confessions , 自白 , 母亲) -- 再冷,也不該用別人的血來暖自己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湊佳苗-- "寧殺錯,不放過"的劣質媒體文化
湊佳苗-反轉(リバース)--[心硯書評]--書迷自我映照下,殺人兇手的諸種面向
少女(しょうじょ)-湊佳苗--[心硯書評]--完美刻劃"危險17"的少女情懷
少女 (Night's Tightrope)--[心硯影評]--黑夜走鋼索,鋼索卻平躺在寬廣的道路上
反轉(リバース;逆轉重生)-2017春季日劇-湊佳苗--[心硯劇評]--戲劇演繹更臻傳神的作品
理想國-湊佳苗-(ユートピア)--[心硯書評]--時代文青昭然若揭的過客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