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大數據連網的時代,個資外洩的情事時有所聞,
假若有一天,每個個人的偏好,習性,作息,以及種種基本資料,
皆遭到有心人士建置成為一個資料庫,會是甚麼樣的光景呢?可曾想過?
(這並非天方夜譚,先前曾有新聞披露,有人專營個資收集的資料庫建置,
目的客群為房仲業者,當消費者提及對哪些區塊的房子有興趣時,
房仲便得以藉由該資料庫,查到當代屋主資料,
進而主動與屋主聯繫,詢問其是否有意願出售房屋...
當然,現下僅僅是住址電話等地籍資料,但難保哪一天,
全民建置起指紋與DNA資料庫後,相關資料不會有外洩的可能,
屆時世界會是怎麼個混亂法,實不敢想像!)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本片,即是將前述的想像付諸影像化的傑作,
反派人物藉由建置個資資料庫,接單做起找刑案替死鬼的生意,
完美將真實兇手的犯罪證據抹去,重新虛構一套兇案劇本,
讓被選中的倒楣鬼來承擔一切.
較令人不寒而慄的是,箇中所呈現的手法,
坦白說,我個人認為當下的科技水平,其實就已經得以完美實現了.
未來那些富家子弟是否可能循此科技,來規避自己所犯下的罪刑,
我相信可能性是絕對存在的,也許早已有人嘗試過了也說不定.
在觀影之初,故事讓我想起了"007電影--明日帝國"的情節,
片中反派除了經營偷天換日的頂罪事業外,還兼營新聞媒體行業,
因著刻意虛構的犯罪過程,使其得以早於其他媒體同業,
在第一時間即以號外發布相關的緝兇報導,搶獨家新聞的心態,昭然若揭.
類似的行徑,過去總認為不可能,但隨著傳播載具的日新月異,
當人人皆可隨時隨地開直播的世界中,
其實這般"製造新聞"的情事,早已悄悄地展開.
這或也根本不需要多加舉例了吧!
許多亟欲竄出頭的小模網紅,經常分享著只有自己才知道真偽的聳動訊息,
目的很清楚的,即在於藉此讓新聞不斷轉載,以形成輿論話題.
如此"製造新聞"的極致,是否可能演變成為搶獨家,而做出觸法行徑,
或只能說,當狗急跳牆之際,還真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
(近來,某水果日報不是才發給旗下記者一封鼓勵信,
信中期盼著記者得以自立門戶,開設個人工作室,再據此與報社進行合作,
說穿了擺明就是要將記者從常僱轉為論件計酬.
在如此惡劣的經營環境下,
要說為了搶大獨家做出違法行徑,其實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最後,本片最令自己覺得難能可貴的,
是劇中池昌旭與其母親所流露的母子情誼.
即便現實生活中,兒子是大眾認知下的魯蛇,整天只懂得泡在網咖中,
但在其鋃鐺入獄,當眾人都合理化其犯罪行徑之際,
母親卻永遠選擇相信,直至生命終了前的那一刻,還在為其無罪官司盡心奔走著.
那份"天下父母心",永遠相信兒子是良善的慈愛,
其實直到自己為人父親後,才深深的體悟到親情的奧妙.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江國慶的冤獄案,當初江國慶在罪證確鑿的情況下被判處死刑,
但其父母選擇相信兒子,即便兒子早已被槍決,仍然為其翻案的可能四處奔走,
江爸爸直到去世的那一刻,都還在為洗刷兒子的冤屈而努力著.
若真要說有甚麼樣的理由,可以撼動向來反對廢除死刑的自己,
也許江爸爸那種為冤獄永不屈服的堅毅信念,或會是其中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