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英雄電影,隨著時代的變遷,總是不斷不斷的被重新翻拍,
原因呢...部分或許出自於劇組點子的貧乏,
然而,我想更大的原因,乃希望前者所構思的英雄圖騰,
透過翻拍重現,讓傳奇得以代代相傳,永垂不朽.
綜觀多數的英雄翻拍電影,皆是在整體故事架構不變的基礎下,
藉由更新穎的拍攝手法,搭配更炫麗的燈光效果,吸引新舊影迷的目光,
然而,也正是這種"換湯不換藥"的翻拍模式,實際上獲得好評的例子並不多.
不過呢...本片倒是顛覆了上述翻拍電影的尋常公式,
以重新編撰的劇情,從"後泰山時代"開始說起:
也就是當泰山已經從"森林之王"成為"王公貴族",
早已不再願意憶起叢林過往的泰山,如何在命運的轉折之下,
重新回到那片曾經讓他叱吒風雲的土地呢?
又他又該用怎麼樣的心情,去面對昔日的猿族夥伴呢?
這一些,其實都是自己在看了本片開場之後,所興起的觀影興致與疑惑.
總覺得倘若電影能夠將衝突面,
從過去泰山率領猿族與文明的人類對抗,
轉變至泰山與人類回到森林和猿族起了衝突,
相信箇中對於泰山心情轉折的刻畫,想必會非常的精彩.
可惜的是,儘管電影開場將泰山設定為抗拒重返森林,希冀當個文明仕紳,
但情節發展沒多久,當他一回到了叢林的懷抱,
立刻的又迅速上手的回歸泰山的角色,重新拉起了森林的天地線,
一呼百應的領導著眾家猛獸,打敗萬惡的人類,救回了自己的美嬌娘.
儼然一整個又回歸了英雄電影老梗的故事設定...
總是感到比較納悶的是:為何萬惡的...總是人類...
坦白說,我個人覺得"泰山"其實是個很值得深度發揮的角色,
畢竟他曾是"猿人",其後又儕身為人類社會中的名流,
兼具著雙重的特徵,恰好得以作為兩者在劇情架構中的搭橋媒介.
他或可藉此表現出:
其實人類並非總是邪惡...抑或是猿族也絕非都是善類...等等的情節,
讓整個對立衝突的介面更具有張力性,
擘劃英雄電影更為寬廣,更加多元的可能,相信將可開創截然不同的嶄新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