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最新》金管會公布低薪公司? 學者罵管太多--YouTube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表示:證券交易所八月將推出"高薪100指數",
公布百家薪資優渥公司名單,以做為市場投資標的,同時也計畫研擬揭露"低薪公司"名單,
初步構想包括:公布各產業平均薪資最低的末三名,又或薪資低於產業平均,連續多年未加薪,
員工平均所得多年貼近基本工資,以及減薪幅度過大的公司等方向進行規劃.
此舉非但是全球首創,也引來了學界痛批是否干預市場自由的疑慮.
找到了!梁小花向郭董道歉:誤解公司薪制--YouTube
首先,從操作面上來看,我覺得其實是做得到的,就像近來幾天群創"梁小花"爆料所引發的22K薪資爭議一般,
循著同樣的模式,沿用既有人力資源網站的資訊,開放各家公司員工將自己的職位與薪資確實揭露,
的確有可能達到將所有公司薪資透明化的目標,無須金管會費心,只要相關法令解禁即可達至.
(金管會初部只規劃公佈上市櫃公司的高低薪資,而透過結合人力銀行網站,其實可以將所有公司一併揭露)
所以說,揭露薪資水平技術上不成問題,問題是揭露之後要做甚麼呢?
從金管會的立意來看,當然是希望給低薪公司的老闆一個警惕,藉由公佈所引發的輿論效應,
逼迫老闆們慎重考慮加薪的事宜,說穿了,其實還是侷限在道德勸說的範疇中,沒有法律上的效力.
(某種程度,這和國小班級的整齊清潔比賽好像,都是訴求羞愧之心,以求達到見賢思齊的效果...)
想一想,與其大費周章的搞一些道德勸說的事,還不如好好的修改諸如派遣聘僱,生活薪資水平,
以及雇主是否確實為員工投保勞健保等問題的制定與監督上.
畢竟在法治國家中,具文的法律才有實質制裁效力,光是公佈低薪企業,老闆就是不加薪,
要不就是動輒用共體時艱來呼攏,談加薪就揚言關廠,您能拿他有皮條嗎?
而類似這種機會開放的弔詭,正是現今政府在施政時所面臨的最大迷思.
20130417中天新聞 展場徵show girl限女 恐涉就業歧視--YouTube
甚麼是"機會開放"的弔詭呢?
簡單的說,就像勞基法中所規定的性別平等法規一般,
規定雇主在應徵啟示上,不得限定男女,但實際上真有可能做到嗎?
就拿資訊展來說好了,先前曾有人反映資訊展應徵show girl是違反了職場的性別平等,
仔細想想,就算廠商將性別載明了"不拘",真的會有show boy被錄取嗎?可能嗎?
換言之,這個引子只是要說明:
從產業別的角度來看,基於許多個人特有條件與專業背景的侷限,
職場機會雖然完全開放,但卻未必人人皆可全方位的謀職.
因此,當各產業的薪資水平公佈之後,產業間人才的流動效應,並不會如預期般的熱絡,
畢竟總不可能一個文學背景出身的,
看到電子產業敘薪水準較高,就可以跳槽到電子業吧...根本沒可能.
其次,來看看產業內的人才流動吧!
當某產業各公司的薪資水準透明化後,原預期行業內的人才可能會產生遷徙,
進而讓公司間在競才上產生競爭性的市場,以期拉高整體的薪資水平.
但問題在於:薪資高低是一回事,職缺又是另一回事...
薪資優渥的公司,倘若沒有任何缺額出現,其他公司的員工也只能夠望之興嘆而已,
反而在對照了自己的低薪水準後,可能對原有公司產生怨懟之心,
造成"走也走不了,待也待不下"的窘況...而這就是薪資透明化後所可能導致的負面效應.
我想,如果有在公司擔任人事或薪資業務的人,一定就會了解自己上述的說法:
對一家公司來說,其實每位員工的敘薪標準,基本上是要嚴格保密的,
保密的目的,便在於避免相互比較之下而有心生不滿的情緒,
甚至有某些業務上的特殊理由,不便對外公開等理由.
所以說,假若政府真能夠讓各該公司將薪資資訊予以透明化,
那不但是全球創舉,而且還可說是種魄力的展現呢...
當然,後續會產生怎麼樣的波瀾與效應,那就讓我們繼續的看下去吧!